10.02.2011

助教人生



有時候其實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享受其中。

如果不做這個助教的工作的話,我大概就沒有機會嘗試到這麼在意別人想法的當下,特別是這個別人的數量將近三位數的時候。在人類系的時候不太有那種助教課的時間,在經濟系的時候,經原助教上課比老師清楚又有趣許多,但大一仗著自己理解力還不錯,助教課就是翹掉;個經我從來沒去上過課,總經好像沒有助教的編制吧?而統計學的第一堂助教課,我跟李阿殺就因為助教那個看不起人家數學不好的態度,從那之後從來沒有出席過,所有助教課上的東西我都自己想辦法摸會。

所以我不太有什麼助教該做些什麼、該是什麼樣子的典型在,經原助教那種自在的態度顯然不會是我能達到的,我大概只能央求自己不要變成曾經厭惡的那個助教樣子。

上了三次實習課,第一次上矩陣代數的簡單操作--一個其實我也是在一個月前才學會的東西,一不小心從書上把公式抄錯,我的第一次出征就留下了在Laplace expansion上頭留下了一個錯誤的加號;第二次助教課上初統範圍的複習,初統是個八學分兩學期的課,扣掉沒必要去複習反正這門課要鑽研那邊的迴歸,再拿掉教學生怎麼算期望值的積分教學時間,扣一扣好歹也是將近一百個小時的課程,用一個小時的助教課來複習,與其說是快馬加鞭不如說是走馬看花。

而老師要我出以這兩堂課範圍為主的期初考,我自己出了五題覺得難度還行,老師看了也只是說有一題還要再降低難度,有個學生下課問問題的時候,跟我說「陳旭昇班的統計......跟人家不太一樣。」,陳班的學生大概不太會懂這是什麼意思吧,的確我也是真的不懂這不太一樣到底是不一樣些什麼東西,但我大略就解讀成「陳旭昇班的統計教得比較難。」這個意思,問題就來啦,這些題目基本上我就是循著自己在以前統計小考裡面考過的東西出出來的,對上其他老師統計課的學生來說,會不會根本是無字天書?(話說回來,當我看到某班統計期末考居然還有「會微積分的寫這題,不會的寫另一題」的字樣,差點沒打算發起把這種課改叫做統計與生活的連署活動)。

這是第一個在意,在意我的觀點與學生的不同,是不是會讓他們覺得這份期初考題根本是在刁難他們?

第三次實習課,上STATA的簡單教學,這次不用寫黑板,不怕導錯公式,不過就只是上去解釋一下這些指令幹嘛用的然後打一次給它們看這樣;而我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時候,台下全部都笑了,但我怎麼回想也想不起來我到底有說了什麼有趣的話。儘管令人一頭霧水,這依舊是令人欣喜的一個小插曲,畢竟前兩次助教課不管我在講什麼東西,底下每個人的臉都是這樣(-_-),當我問有沒有問題的時候老是一片死寂,然後下了課才有人跑過來問問題,偏偏三個人又都問一樣的,如果你們其中一個敢上課問一下的話,不就一次解決三個人問題,說不定還有前在好幾個連下課來問都不敢的人也一起受惠了啊,不過好像台灣的學生就是這樣吧。所以當底下第一次有反應的時候,其實我還蠻開心的,但另一方面,又擔心著這種經驗是不是難以複製的?我接下來還有十幾堂課是不是又要回到一片(-_-)的世界去?

這是第二個在意,在意學生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帶給他們的是不是他們要的?甚至求其次,只是類似的也好?

其實從接下這個工作以來,我就已經決定要放棄質疑我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學力去cover這樣的課程,畢竟那只會落入了一個自我否定的迴圈而已。這是一份有薪水的工作,這是一份薪水會因為學生評鑑分數有所差異的工作,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利益的因素吧,我從來沒有這麼懼怕過期中意見調查這玩意。有時候其實不太知道自己是不是享受其中,我一直以很願意也很快樂的在教人家經濟學統計學自居,然而這與自身利益連結在一起的時候好像又變得沒有那麼理所當然了。

到頭來大概還是因為我不了解助教該是怎麼樣的吧,所以就是摸索摸索摸索。故事還要繼續,希望我足夠幸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