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2014

我想我會吃鼎王

29 Comments

這裡有一份食物的成分組成表:




水75%,葡萄糖6%,果糖5%,蔗糖2%,胺基酸<1%(含麩胺酸、天門冬胺酸、組胺酸、亮胺酸、離胺酸、苯基丙胺酸等),1%的脂肪酸,食用色素核黃素,以及乙酸異戊酯等多種芳香成分。

聽起來已經讓許多人倒盡胃口,但這不過只是把香蕉的成分給寫成一般的食品標示方法而已。一枝香蕉,要吃下肚之前,應該幾乎不會有人對他有所懷疑,但若是將香蕉壓成泥放進罐子裡,然後在食物標籤上寫上上頭的成分組成,大概也沒多少人會想去買了。

對於化學名詞的恐懼,是常見於一般民眾的症狀,也才會有"一氧化二氫"這樣的惡作劇出現。很常可以聽見"OOO加了XX化學物質"或是"OOO是化學合成出來的啦"這樣的說法,隱含著對於"化學物質"的輕蔑與反對。但是,香蕉裡的這些東西哪個不是化學物質了?甚至,哪一個地球上出現的東西不是化學物質了?

與此對極的說法,便是對於"天然"的癡迷,彷彿只要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東西,就不會產生什麼危害,在中藥或中醫攻擊西方醫學的說帖裡,便常常能看到這樣的論述。然而,自然界當然不乏各種有毒植物、蛇、蝎也都充滿了能輕易置人於死的劇毒。中藥中可能含有療效的有效成分,但同時也充滿了從土裡生長時所吸收的有害重金屬,如果西藥從一開始就合成出有效成分,自然就迴避了其他成分裡可能造成的干擾、更別說重金屬等汙染了,所以也才會應運而生只萃取有效成分的科學中藥,而這自然是透過各種化學方法而得之。化學的,不好嗎?天然的,又怎麼樣?

對於"天然"的狂熱,自然也充斥在媒體廣告上。昨天鼎王剛被爆料湯頭非天然製成,其中添加了雞湯塊以及味素等成分。不過鼎王的湯頭中被驗出有農藥與重金屬成分,其實是他們真的在湯頭裡使用中藥的最佳例證。

鼎王有沒有涉嫌廣告不實,這是一個問題,鼎王也應該受到這方面的嚴格檢視。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當然是"吃下去會不會怎麼樣",而低智的媒體與顯然對其買單的民眾,催生了這樣的新聞出現:

光是市面上大骨粉就好幾種,但大骨粉到底是甚麼?難不成真的是大骨去磨成粉而成?其實成分標示都寫著有豬肉粉,鹽、辛香料、胺基酸、麴胺酸鈉,甚至還有添加植物性蛋白質的,而且到食品材料行,老闆都會這麼說:當然是這個好喝啊,這人家做生意都用這個。」甚麼?餐廳都有在用,只是循著這些成分再到化工行尋找,真的有食品添加物叫做胺基酸、麴胺酸鈉或是植物性蛋白嗎?為什麼火鍋湯頭得添加這奇怪聽起來就像是化學物質的氨基酸才會好喝?

有一般化學常識的人自然都會對這莫名奇妙的說法嗤之以鼻,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便是由胺基酸所組成,麩胺酸鈉是從海鮮中所提煉的常用味精,植物性蛋白質大豆裡就一大堆了,你會不敢吃嗎?而在昨天之前,我並不知道雞肉粉、豬肉粉是怎麼做成的,但隨手Google一下就能夠知道,這是以相應的肉品所萃取而來的成分,再加上其他調味成分,運送跟保存上具有相當大的好處。


我認為,不被"天然"或是"化學合成"這樣的話術給迷惑是很重要的,食物或是任何用品的好壞,不能透過"天然"或是"化學合成"去判定,甚至也不一定是好壞的指標之一,他們所能達到的營養成分或使用功效,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其他影響,才是真正該關心的重點,畢竟天然的不一定吃不死人,而化學的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生物、化學等相應的背景知識,就和我一樣,但是在這個網路世代,任何訊息都可以信手拈來的環境裡,對於未知的事物進行查證,在洪流中撈取正確的資訊並加以吸收,才是在現代生活裡面的正確態度,也是在這低落的媒體素質下,免於無端恐懼與無知的最佳策略。



2.20.2014

醜小鴨變天鵝,and what's the COST?

0 Comments




    論語裡面有一句話說「眾惡之,必查焉。眾好之,必察焉。」,意思是說眾人都喜歡或都討厭的東西,更要仔細的去考察。要問一般大眾「台灣哪裡很糟糕」,大概會得到的回答不是「政治」就是「教育」,但如果細問「那麼台灣的教育怎麼個糟糕法呢?」,卻大多只能得到支支吾吾或一些積非成是的說法。有幸在大學時,第一篇寫的term paper就是以教育為主題,最後在碩士論文也是用了教育相關的材料,對於台灣教育的情況,大概算是能有一些粗淺的了解。有些坊間的說法,在我看來都詭異至極,前幾天在 Facebook上貼了有關於美國Charter School與台灣十二年國教相關的內容,我試著將其中所指出的問題,擴寫成一篇較長的文章。


家庭背景

有些事實是根深蒂固的。在教育的情況,一個最顯而易見而幾乎處處成立的事實,就是家庭背景與學生表現的關係。家庭背景越好的學生,在學校和課業上的表現上也傾向較佳,在蘋果橘子經濟學中「怎樣才算理想的父母?」一章便是在說明這個問題。我以一個跨國數學成就(TIMSS)的數據說明: 在2011年,台灣的八年級學生在這個測驗上的平均成績是612分,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若將學生父親的教育程度,作為分組的依據,則學生的平均成績為:

父親最高學歷 平均成績
國中以下 548.1
國中畢業 574.7
高中職 604.4
專科 648.0
大學 657.3
碩士或以上 678.7

很明顯的是,父親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組,平均贏過最低的一組將近130分,依這個測驗的設計,在台灣父親為碩士的一名學生,若在一個一百個人的班級中,平均為第3名,而父親的學歷為國中以下的學生,則平均是第31名。

這個家庭背景造成的差距,可能來自於兩個面向:來自父母的「遺傳」以及來自背景的「環境」。試想一對天資聰穎的男女,自然比較可能獲得成功,而這些天資可以透過遺傳留給孩子,讓孩子在未來也比較可能是個贏家,這是「遺傳」的因素。而再者,若是這對男女透過成功賺了不少錢,能讓孩子過較好的生活,而不用負擔家中的生計,有餘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請家教補習等等,這又可能進一步造成來自「環境」的學生學習成果差別。


補貼?反補貼?

台灣目前是實施九年國教,所有適齡學童都應該要按照學區的分配就讀公立的國小國中,不需要負擔學費。到了高中,體系則分為高中與高職兩股,而不像先前的階段,公立學校的比例大幅降低。大部分學生的首選都是公立學校,除了極少數以「升學班/醫科班」為號召的私立學校之外,優秀的學生幾乎不考慮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受政府的補助,學費較低,一般的高中,公立與私立的學費差別約在一學期15000元左右(教學內容特別的貴族私立學校則不考慮在內)。

就前一小節關於家庭背景的討論可以得知,在現行的基測制度下,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生,比較容易考到高分,進而擠入公立高中的窄門,原本家境就較為普通甚至貧困的學生,傾向於得到相對較低的分數,也就比較可能去念私立學校。這個情況,到了高中生大學的學測/指考階段,也是一樣的,而公私立大學的學費又進一步拉到了近30000元的差別。

辦理公立學校的目的,以最淺的層次來說,要讓所有人都能夠得到同等的教育。第二層,要讓不同的學生依其才能或特性,接受到不同的教育與輔導。第三層,則更積極的希望教育系統能讓落後的學生,得到更為密集的關注與協助,以期他能夠迎頭趕上原本就天資聰穎的學生。不只期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到教育,更希望弱者能受到額外的扶持。

這很類似在財政上的重分配,對於失業者或是窮人,政府會給予他們額外的補助。但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則恰恰相反: 背景好的學生較容易進入公立學校,進而得到補貼,甚至未來他們可以期待的薪資水準也較高,而背景就已經教差的學生,卻難以獲取政府的協助,只能念乏人問津的私立學校,面對較無前景的就業市場。這是一種「反向補貼」,總的來說,這是讓貧者越貧而富者越富的體系。而這個體系,不僅是在中學階段,到了大學階段也是一樣。


變革

台北市在2012年,就推出了公私立高中職的學費齊一方案,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所付的學費與公立學校學生相同。而近幾年政府研討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則透過讓就讀高中職成為國民的權利,使得全國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學費的齊一化。這實際上近似於「教育券」的制度,破除了「反向補貼」的部份弊病,不管學生的基測成績如何,總之他們都能夠拿到相同的補助,以上節的層次而論,至少它能夠做好第一階段的目標,而矯正在現行體系下於第三階段的荒謬扭曲--儘管仍沒有達到使弱者能額外被輔助的理想情況。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要讓真正有天分、才能的人能夠被挖掘發現,那麼這個制度也還不足夠。前述的「遺傳」跟「環境」兩種因子,「遺傳」部分更像是我們想要彰顯的才能,如果一個孩子有著50分的才能與50分的環境,而另一個孩子有著80分的才能,而他的家庭貧困使他從小就要在夜市幫忙擺攤,處於一個0分的環境,在理想的世界裡,我們會希望後者80分的才能被看見,但是在僅僅是達到第一階段目標的體制下,他會輸給那個有著50+50=100分的孩子,而在一步步的考試篩選中被去除掉。更別提,在「反向補貼」的世界裡,天分50的孩子透過一次次的學校選擇,變成110、120,而有較好天分的孩子,「環境」卻被這個系統越搞、越糟。

除了學費的均一化,至少讓「人人有書念」,歐美「教育券」政策想要達到的另一個教育系統改革便是「競爭」。在國中國小階段,台灣實行學區制,孩子基本上就是被綁在一間學校上,但是根據學校的地段等等因素,其實各間學校的設備與師資別有優劣,學校好、學校差、老師好、老師差,學生一年一年來橫豎就是繼續做下去了。而在高中職階段,公立學校的資源已經較多、而又有較低的學費,使得一般的私立學校難以與其競爭。我認為在十二年國教後的學費均一化下,私立學校比起過去,更有一點競爭力了。

但是我認為,在明星高中與傳統名校的光環下,在學費均一化下要真正出現競爭也是相當困難的,在教育相關的法規規定中,學校要針對師資、課程內容做出調整以吸引學生,其實相當的困難,公立學校幾乎就只能照著教育部給的那套劇本去走。近二十年來在美國有一種名為"Charter School"的特殊學校,他們由私人向政府提出辦學申請,並與政府約定某種教學目標的達成且簽訂契約,交換來自政府的經費補助,學校不向學生收錢。他們在辦學的彈性上較大,不需要被某一種「課綱」給限制住,在教師的雇用上也不像傳統的公立學校受工會摯肘,可以讓優秀的教師得到更好的薪水,讓不適任的教師離開。最近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學校由於其必須與其他學校「競爭」的特性,學生受到課程濃度較高、表現也較好,而民眾也喜歡這種學校。


期望

人們都嚮往鯉魚躍龍門的神話,現行的「反向補貼」體系,許多人便以極為少數的翻身案例作為護航藉口,要維持這樣的系統,而這樣的說帖其實相當成功,透過醜小鴨式的故事、講講陳水扁如何從三級貧戶翻身成大律師然後從政的種種,獲取了許多民眾對這個體制的肯定,儘管這些許多民眾,大多都會是如是體系下的受害者。然後繼續大把大把的飼料就這麼灑下去,只為讓那極小比例的「醜小鴨」有可能吃到飼料長大,而不顧更多更多的資源,都花在了早已有力量展翅的大天鵝身上。而那些根本也沒機會走到「大學聯考」這個槽去吃到飼料的小鴨子呢?沒有人關心。

左派渴望平等,他們希冀一個世界,不論最後的成果好壞,所有人都能得到獎賞。不論是高強還是瘦弱,最終都能得到一份好禮物。但若是這個體制,透過限制或箝制高強的發揮,去得到最後那個「高強與瘦弱同時抵達終點」的美好景象,或是設定了不論表現好壞,都能得到某些回報,進而不僅瘦弱無心競爭,連有機會衝出潛能的高強也一同墮落下去?讓準備好的那些禮物根本是場浪費,無法讓整個世界獲得更多的才能與貢獻。

右派渴望競爭,他們希望透過一個體制,在給定立足點的情況下。讓所有人都能夠盡其所能的去爭取,而讓領跑者得到豐厚的獎賞,又更進一步激勵其他的跑者們都能夠有為者意若是,把潛力、能力全都激發出來。我們希望不管高強還是瘦弱,都要在這個場上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但若是這個體制,在跑者還在養成期時,就讓高強的人受到更好的照顧,而瘦弱的人就被放生,那麼,等到了競賽場上,那真的叫做「給定立足點」嗎?還是,根本就在削弱弱者的力量以成就強者?然後,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裡,對著那些弱者,喊著「你還不夠努力!」,這又是什麼意思?(*註一)

效率與平等不必然相斥,而也都不是什麼可以不論代價去追求的目標。現行公私學校體制、現行的大學學費補貼,都被某些人以「平等」為說帖,而無止盡的使效率低落。我認為,在十二年國教的架構下,Charter School這樣的嘗試在台灣就變得更有可能(或至少只是讓公私能夠拉近距離競爭),透過學生的「選擇」去促進學校間的「競爭」,不僅有效的能夠提高教學品質,也讓具有特殊目標或才能的學生更容易湊在一起。儘管這絕對會遭受到各種來自教師界的阻撓,但這樣的概念如果被越多人知道並了解,改革就越有可能成事。

--
註一: 最近 「國家vs年輕人」的系列文在網上瘋傳,註上引的那篇是打算去打陳文茜臉的文章(連結),而又有另外一篇要來打這位打文西的仁兄。這三篇文章,各有其可觀的論點,但令人搖頭的內容則還是壓倒性的多。作為思想實驗看看無妨,但如果哪一篇你覺得你可以全盤接受,我認為那是個警訊。


2.11.2014

Your Chance, Mr. Obama

0 Comments


過去十年來,大家都習慣了美國的影響力正漸漸轉移至中國的這個概念 ,「華盛頓共識」所揭示民主與自由市場價值的光芒,被北京共識的極權及現代化所掩蓋。美國的自信心首先由小布希笨拙的反恐戰爭開始崩解,也讓民主蒙上了污名;接著是債信危機傷害了西方金融世界,而在2013年導致美國政府停止運作的國會僵局,補上了最後一刀。中國逐漸的對於其在亞洲區域的權利有所爭取,而歐巴馬看起來像是個固守型的總統。他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不願意主導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覺醒,而熱衷於將解決地區紛爭的責任給「外包」到區域強權手上。

在2014這個趨勢將會扭轉,美國會更加強大、而中國則不再那麼吸引人。但關鍵在於小心的歐巴馬願不願意藉此為世界留下些什麼。改變將從經濟開始,中國的經濟成長在2014年仍然會較快速,但是美國已經清理了銀行爛賬、也透過天然氣的開採讓工廠充滿能量。以市場匯率換算,美國對於全世界的經濟成長貢獻,可能會多過於中國,而這只是八年來的第二次。而中國的人均GDP 11000元要追上美國的55000元則要花上幾十年。

同時,在企業的層面,美國也恢復了其身手。在2009年時,中國的黨國資本主義看起來像是個吸引人的替代方案:當時世界的十大企業有四個來自中國,而只有三個是美國企業。但隨著投資人了解到「國家指導」常常代表的是「干涉」,到了2013,十大有九大來自美國,除了中國石油。在2014年,中國的銀行危機也成為可能,各級政府累積了太多貸款、與仰其為生的裙帶關係。

在其他領域,會扯平的就是:政府。華盛頓的前景看起來沒多健康,儘管十一月的中期選舉可能會讓共和黨的議員們變得比較無心作亂一些。儘管如此,中國由菁英領導並有長遠計畫的看法可能會有所改變,特別是在地方政府方面。越來越多的父母在網路上抱怨糟糕的學校和健保,中國的領導者,習近平,正著手要提升地方的服務品質並打擊貪污。

不過糟糕的可不只地方,對於習近平敵手薄熙來的審判大戲,讓許多中國人見識到了這些政治貴族的巨富。許多美國人抱怨金權政治,但在國會最富有的50名議員資產總和約為16億美元,在中國則是950億美元,而財產的揭露只會越來越多。

以上的任何一點都不會使中國停止成長,事實上這都是在提醒著人們美國深層的實力,許多是永不凋謝的。薄熙來和習近平的孩子都在長春藤盟校求學。觀感是很重要的,當美國重新崛起時,中國式的治理對於新興市場國家吸引力就會下降。

這留給了習近平與歐巴馬不同的挑戰。對於習近平而言,他的戰場主要在國內,他要清理中國的政府,並滿足人民對於國家福利的需求,向精簡的新加坡學習,忽略年久色弛的美國,就更別提根本是病態肥胖的歐洲國家了。國際關係?只是讓人分心的小東西。

歐巴馬則毫無疑問的要去整頓美國政府。要把美國的財政搞好是件大事,但看起來歐巴馬不像是喜好改革的人,而共和黨並不信任他。就像許多第二任期的總統,他會將眼光放往國外,美國現在看起來是強了些,但能不能勇敢一點?

一個期待他可能會這樣作的原因,是救援投手小布希這招已經不能再用了。光是說自己沒有比前任差是不夠的,同時,無所作為的成本正在上升。如果歐巴馬在2012能在敘利亞構築禁飛區,那麼阿薩德政權可能早就被推翻、而也拯救了成千上萬的人命(同時普丁也不會搞的像是個和平大使一樣)。拉丁美洲、東歐、非洲或是中東,不論美國在哪裡抽手,都只會造成問題重重的權力真空。

綜觀世界,充滿著能讓「稍微有野心一點的總統」大展拳腳的好機遇。有些已經被放到了「最後機會」,比方說中東兩位令人熟悉的大麻煩:接近完成核子武器的伊朗、還有「兩國方案」希望日漸渺茫的以巴關係。不論是跨大西洋、或是泛太平洋的自由貿易協定,在經濟上和戰略意義上都會有著豐厚的報酬—如果在2014年初他們能有關鍵一步的話。在拉丁美洲,查維茲的離開讓歐巴馬有機會重新整合這個大陸。非洲還沒什麼機會碰到美國的第一任黑人總統,被中國嚇壞的印度,則可能會聽從盎格魯撒克遜版本的資本主義還是比較好這一概念。這個機遇列表還有很長很長。

上述沒有一點,會透過小布希式帝國主義的傲慢得以完成,沒有人希望侵略他國、或是透過武力達成民主化。但在2014這個世界會形塑出領導權柄,歐巴馬應該接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