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14

醜小鴨變天鵝,and what's the COST?





    論語裡面有一句話說「眾惡之,必查焉。眾好之,必察焉。」,意思是說眾人都喜歡或都討厭的東西,更要仔細的去考察。要問一般大眾「台灣哪裡很糟糕」,大概會得到的回答不是「政治」就是「教育」,但如果細問「那麼台灣的教育怎麼個糟糕法呢?」,卻大多只能得到支支吾吾或一些積非成是的說法。有幸在大學時,第一篇寫的term paper就是以教育為主題,最後在碩士論文也是用了教育相關的材料,對於台灣教育的情況,大概算是能有一些粗淺的了解。有些坊間的說法,在我看來都詭異至極,前幾天在 Facebook上貼了有關於美國Charter School與台灣十二年國教相關的內容,我試著將其中所指出的問題,擴寫成一篇較長的文章。


家庭背景

有些事實是根深蒂固的。在教育的情況,一個最顯而易見而幾乎處處成立的事實,就是家庭背景與學生表現的關係。家庭背景越好的學生,在學校和課業上的表現上也傾向較佳,在蘋果橘子經濟學中「怎樣才算理想的父母?」一章便是在說明這個問題。我以一個跨國數學成就(TIMSS)的數據說明: 在2011年,台灣的八年級學生在這個測驗上的平均成績是612分,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若將學生父親的教育程度,作為分組的依據,則學生的平均成績為:

父親最高學歷 平均成績
國中以下 548.1
國中畢業 574.7
高中職 604.4
專科 648.0
大學 657.3
碩士或以上 678.7

很明顯的是,父親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組,平均贏過最低的一組將近130分,依這個測驗的設計,在台灣父親為碩士的一名學生,若在一個一百個人的班級中,平均為第3名,而父親的學歷為國中以下的學生,則平均是第31名。

這個家庭背景造成的差距,可能來自於兩個面向:來自父母的「遺傳」以及來自背景的「環境」。試想一對天資聰穎的男女,自然比較可能獲得成功,而這些天資可以透過遺傳留給孩子,讓孩子在未來也比較可能是個贏家,這是「遺傳」的因素。而再者,若是這對男女透過成功賺了不少錢,能讓孩子過較好的生活,而不用負擔家中的生計,有餘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請家教補習等等,這又可能進一步造成來自「環境」的學生學習成果差別。


補貼?反補貼?

台灣目前是實施九年國教,所有適齡學童都應該要按照學區的分配就讀公立的國小國中,不需要負擔學費。到了高中,體系則分為高中與高職兩股,而不像先前的階段,公立學校的比例大幅降低。大部分學生的首選都是公立學校,除了極少數以「升學班/醫科班」為號召的私立學校之外,優秀的學生幾乎不考慮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受政府的補助,學費較低,一般的高中,公立與私立的學費差別約在一學期15000元左右(教學內容特別的貴族私立學校則不考慮在內)。

就前一小節關於家庭背景的討論可以得知,在現行的基測制度下,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生,比較容易考到高分,進而擠入公立高中的窄門,原本家境就較為普通甚至貧困的學生,傾向於得到相對較低的分數,也就比較可能去念私立學校。這個情況,到了高中生大學的學測/指考階段,也是一樣的,而公私立大學的學費又進一步拉到了近30000元的差別。

辦理公立學校的目的,以最淺的層次來說,要讓所有人都能夠得到同等的教育。第二層,要讓不同的學生依其才能或特性,接受到不同的教育與輔導。第三層,則更積極的希望教育系統能讓落後的學生,得到更為密集的關注與協助,以期他能夠迎頭趕上原本就天資聰穎的學生。不只期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到教育,更希望弱者能受到額外的扶持。

這很類似在財政上的重分配,對於失業者或是窮人,政府會給予他們額外的補助。但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則恰恰相反: 背景好的學生較容易進入公立學校,進而得到補貼,甚至未來他們可以期待的薪資水準也較高,而背景就已經教差的學生,卻難以獲取政府的協助,只能念乏人問津的私立學校,面對較無前景的就業市場。這是一種「反向補貼」,總的來說,這是讓貧者越貧而富者越富的體系。而這個體系,不僅是在中學階段,到了大學階段也是一樣。


變革

台北市在2012年,就推出了公私立高中職的學費齊一方案,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所付的學費與公立學校學生相同。而近幾年政府研討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則透過讓就讀高中職成為國民的權利,使得全國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學費的齊一化。這實際上近似於「教育券」的制度,破除了「反向補貼」的部份弊病,不管學生的基測成績如何,總之他們都能夠拿到相同的補助,以上節的層次而論,至少它能夠做好第一階段的目標,而矯正在現行體系下於第三階段的荒謬扭曲--儘管仍沒有達到使弱者能額外被輔助的理想情況。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要讓真正有天分、才能的人能夠被挖掘發現,那麼這個制度也還不足夠。前述的「遺傳」跟「環境」兩種因子,「遺傳」部分更像是我們想要彰顯的才能,如果一個孩子有著50分的才能與50分的環境,而另一個孩子有著80分的才能,而他的家庭貧困使他從小就要在夜市幫忙擺攤,處於一個0分的環境,在理想的世界裡,我們會希望後者80分的才能被看見,但是在僅僅是達到第一階段目標的體制下,他會輸給那個有著50+50=100分的孩子,而在一步步的考試篩選中被去除掉。更別提,在「反向補貼」的世界裡,天分50的孩子透過一次次的學校選擇,變成110、120,而有較好天分的孩子,「環境」卻被這個系統越搞、越糟。

除了學費的均一化,至少讓「人人有書念」,歐美「教育券」政策想要達到的另一個教育系統改革便是「競爭」。在國中國小階段,台灣實行學區制,孩子基本上就是被綁在一間學校上,但是根據學校的地段等等因素,其實各間學校的設備與師資別有優劣,學校好、學校差、老師好、老師差,學生一年一年來橫豎就是繼續做下去了。而在高中職階段,公立學校的資源已經較多、而又有較低的學費,使得一般的私立學校難以與其競爭。我認為在十二年國教後的學費均一化下,私立學校比起過去,更有一點競爭力了。

但是我認為,在明星高中與傳統名校的光環下,在學費均一化下要真正出現競爭也是相當困難的,在教育相關的法規規定中,學校要針對師資、課程內容做出調整以吸引學生,其實相當的困難,公立學校幾乎就只能照著教育部給的那套劇本去走。近二十年來在美國有一種名為"Charter School"的特殊學校,他們由私人向政府提出辦學申請,並與政府約定某種教學目標的達成且簽訂契約,交換來自政府的經費補助,學校不向學生收錢。他們在辦學的彈性上較大,不需要被某一種「課綱」給限制住,在教師的雇用上也不像傳統的公立學校受工會摯肘,可以讓優秀的教師得到更好的薪水,讓不適任的教師離開。最近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學校由於其必須與其他學校「競爭」的特性,學生受到課程濃度較高、表現也較好,而民眾也喜歡這種學校。


期望

人們都嚮往鯉魚躍龍門的神話,現行的「反向補貼」體系,許多人便以極為少數的翻身案例作為護航藉口,要維持這樣的系統,而這樣的說帖其實相當成功,透過醜小鴨式的故事、講講陳水扁如何從三級貧戶翻身成大律師然後從政的種種,獲取了許多民眾對這個體制的肯定,儘管這些許多民眾,大多都會是如是體系下的受害者。然後繼續大把大把的飼料就這麼灑下去,只為讓那極小比例的「醜小鴨」有可能吃到飼料長大,而不顧更多更多的資源,都花在了早已有力量展翅的大天鵝身上。而那些根本也沒機會走到「大學聯考」這個槽去吃到飼料的小鴨子呢?沒有人關心。

左派渴望平等,他們希冀一個世界,不論最後的成果好壞,所有人都能得到獎賞。不論是高強還是瘦弱,最終都能得到一份好禮物。但若是這個體制,透過限制或箝制高強的發揮,去得到最後那個「高強與瘦弱同時抵達終點」的美好景象,或是設定了不論表現好壞,都能得到某些回報,進而不僅瘦弱無心競爭,連有機會衝出潛能的高強也一同墮落下去?讓準備好的那些禮物根本是場浪費,無法讓整個世界獲得更多的才能與貢獻。

右派渴望競爭,他們希望透過一個體制,在給定立足點的情況下。讓所有人都能夠盡其所能的去爭取,而讓領跑者得到豐厚的獎賞,又更進一步激勵其他的跑者們都能夠有為者意若是,把潛力、能力全都激發出來。我們希望不管高強還是瘦弱,都要在這個場上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但若是這個體制,在跑者還在養成期時,就讓高強的人受到更好的照顧,而瘦弱的人就被放生,那麼,等到了競賽場上,那真的叫做「給定立足點」嗎?還是,根本就在削弱弱者的力量以成就強者?然後,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裡,對著那些弱者,喊著「你還不夠努力!」,這又是什麼意思?(*註一)

效率與平等不必然相斥,而也都不是什麼可以不論代價去追求的目標。現行公私學校體制、現行的大學學費補貼,都被某些人以「平等」為說帖,而無止盡的使效率低落。我認為,在十二年國教的架構下,Charter School這樣的嘗試在台灣就變得更有可能(或至少只是讓公私能夠拉近距離競爭),透過學生的「選擇」去促進學校間的「競爭」,不僅有效的能夠提高教學品質,也讓具有特殊目標或才能的學生更容易湊在一起。儘管這絕對會遭受到各種來自教師界的阻撓,但這樣的概念如果被越多人知道並了解,改革就越有可能成事。

--
註一: 最近 「國家vs年輕人」的系列文在網上瘋傳,註上引的那篇是打算去打陳文茜臉的文章(連結),而又有另外一篇要來打這位打文西的仁兄。這三篇文章,各有其可觀的論點,但令人搖頭的內容則還是壓倒性的多。作為思想實驗看看無妨,但如果哪一篇你覺得你可以全盤接受,我認為那是個警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