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2012

Hard to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

0 Comments
Robert Lucas, Jr.: Is there some action a government of India could take that would lead the Indian economy to grow like Indonesia's or Egypt's? If so, what exactly? If not, what is it about the "nature of India" that makes it so? The consequences for human welfare involved in questions like these are simply staggering: once one starts to think about them, it is hard to think about anything else.

我對士林王家的這件事情的了解應該還不夠多,我也不是什麼法律或行政專業的人才,所以我相信手上的這些東西,還不足以讓我決定自己的立場到底何在;不過初步的了解是有的, FB上一片幾乎都是相同的聲音,偶爾出現不太一樣的東西似乎可能馬上被打成黑五類郝鄰居。然而在我在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卻被一些更巨大的問題給吸引住了。

1. 《中華民國憲法》裡面第二十二條: 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以及第二十三條: 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如果你對這件事情的基本看法是認為「如果今天是為了公共利益就算了,這根本就只是為了建商的私利嘛!」的話,問題是「公益跟私利的差別是什麼?界線在哪裡?」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面提到(當然是在一組假設之下): 「個人既未打算促進公益,他只注意到自己的利益,卻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引導,而完成了他自己並未關注的目的;我們之所以能有飯吃,並非由於屠夫、酒店、麵包師的好心,而是由於他們對本身利益的關切,我們不必訴諸於他們的人道精神,而應是他們對自己的夢,我們也不必和他們談我們的需要,而應談他們自己的利益。」 這裡的公益,我想應該是解釋成所有人私利的集合。

先假設接受公益是私利集合的這個想法,什麼樣的情況算是公益的增進?是功利主義式的單純加總的話,那麼如果今天一個人從乞丐手中搶走十塊,搓一搓變成一百塊然後拿去花掉,那似乎也合乎公益的增進。如果是柏拉圖改善的概念的話,唯有一個人的利益增加、而沒有人因此減少的情況是公益的增進,如此一來,似乎我們沒有任何的公共政策會通過這個增加公益的條件,畢竟如果有柏拉圖改善的機會存在的話,八成都已經自動達成了,哪還有政府插手的餘地?

那麼,公益的增進是多數人的利益增進(而可能會有少數人受害)嗎?如果今天建商沒建成這串住宅,或許少了好幾億的產值,想換新房子的人沒得換,哭了;建商沒蓋房子、水泥、鋼筋、建材產業沒人叫貨,利益降低,股東、建商跟相關產業家人也都因此少賺了一筆,也就少消費了好幾億,零售產業也受到衝擊,就像漣漪一樣一波一波的擴大,導致整個經濟的衰退;那麼,或許讓建商蓋下去才是增進公益的?(這樣的討論像極了台灣在保護外銷產業時的說詞,後話。)

2. 如果你認為,基本上政府不能在任何的情況下剝奪人民天賦的權利,包括生命、財產等等權利,那麼你的反應可能是 「財產權至上啊!憑什麼政府可以多數暴力就剝奪人民財產!」。那麼,或許有著更多更大的問題等著你去煩惱與思考: 一般刑罰或許可以盡量換算出時間成本給被誤判者,死刑無法補償被誤判者的生命權,而當財產權建立在生命權之上的時候,透過財產權補償生命權也是沒有意義的,那麼,死刑是個適當的最終刑罰嗎? 當政府為了促進景氣(聽起來很公益吧)的時候,用上各種貨幣政策印鈔票的時候,那其實就是把你手上的鈔票給弄薄了而已,你的消費能力因此下降,算不算一種財產的剝奪?

當政府以減低貧富差距、或是任何理由要徵稅的時候,其實就跟拿著槍指著你說要被關還是付錢沒什麼差別,那這算不算財產權的侵犯? 當政府為了促進景氣(又來),打算以低匯率來刺激出口,保護外銷產業,匯率1:50的時候你有100塊能買兩個美國漢堡,為了外銷產業降到1:100的時候只能買一個了。偏低的匯率相對上讓台灣消費者對於國外商品的消費能力下降,算不算一種財產的剝奪?

那麼,為什麼我們能忍受政府透過動武的權力、徵稅的權力、發行貨幣的權力、操控外匯的權力來剝奪我們不可侵犯的財產與生命? 或許有人說,透過社會契約,法律的施行代表人民願意付出一部分的權利來交換其他的東西;我想都更、土改都是立法院三讀通過才實行的法案,難道不算是社會契約的一種嗎? 那麼,就帶出了第三個問題。

3.  服從多數、尊重少數這是很常見的標語,然而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服從多數的意思就是照多數的意思行動,這或許不難理解也沒什麼異議;那麼尊重少數是什麼? 選完不取笑輸的那邊,不酸他們是悲憤的綠吱是尊重嗎? 多數派個人去那少數身旁聽聽話點點頭喔喔喔然後多數愛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是尊重嗎? 董事長拿著圖拜訪王家要蓋另一棟透天給他們這樣是尊重嗎?

有人認為都更或是許多的議題顯然應該用共識決而不能用少數決,就算我們不去計較那討論期間曠日廢時的交易成本(美國1977年的交易成本佔GDP將近一半,恐怖吧),那麼依照​很簡單的經濟學推理,如果你不是什麼很討厭現在自己房子​的人(比方說洞洞館裡面的哲學系),一個很簡單的策​略就是盡量一直拖一直鬧,去當最後一戶然後獅子大開口A​一堆錢回來;那麼當討厭自己房子的人不多的時候,這整個​project其實一定會失敗,反正又沒人要sett​le down到建商一開始的交換條件。

我可以保證,這件事情不是民主之死,民主制度不會因此而死亡。因為,民主制度只保證笑嘻嘻的人比哭哭貓的人還多,而不保證這哭哭貓的人有多糟、笑嘻嘻的人有多爽,或是其中有多不公平。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台灣的年輕人往往以民主自豪,甚至是太自豪了,民主制度本身不保證更多更崇高的價值,民主制度讓希特勒上位、讓銀河變成西斯帝國、讓黑人當了百年的奴隸、讓女人直到一戰前才擁有與男人接近的政治權利。如果只是單純的多數決來行事,而那些價值則由在民主制度裡的選民所決定,不管選民是飽讀詩書的學者、國中畢業的計程車司機、蛆還是猴子。

其實我很慶幸的是,似乎沒有太多人直接指責建商(當然還是有),而是直指侵犯人民的惡法以及執意要執行的政府。如果你接受了一定條件下政府可以侵犯人民權利的話,那麼問題是到底什麼叫做增進公益、什麼不是?如果你不接受政府在任何情況下侵犯人民的話,問題就成了你有著更多更多習以為常的問題要去面對。如果你對民主失望,或許你不該對民主制度失望,而應該對於選民的價值觀感到失望,而怎麼樣才能讓人民改變,應該不只是在FB上按讚就能夠解決改變的問題。

3.19.2012

CAT48的基地在巴黎

0 Comments

巴黎應該是這趟旅程裡面最討人喜歡的地方了吧。我對於旅遊時候城市的評價有好幾個面向: 城市景點、食物,然後就是那些小地方跟城市的氛圍了吧? 以景點來說的話,無疑的巴黎應該是歐洲或說是全世界的王者了,別的城市把古蹟給留下來,但巴黎是整個城市都作為古蹟的成分了。我們住的地方離蒙帕納斯車站不遠,那可能是整個巴黎市區裡頭唯一的高樓,除此之外就是矮矮的平房,甚至連馬路都不一定鋪著柏油......。

我先前去過的國家不出東亞這個範圍,文化差異不大、氣候差異也還好。這趟旅程要出發之前,一直被恐嚇說會很冷要多穿點、因為到處都有教堂要參觀所以說不定會被煩死;前者是真的,剛好碰到世紀大寒流的我們,在德奧的時候根本是遭遇西伯里亞式的氣溫。然而後者沒有發生,雖然歐洲每個城市都是以教堂為中心,而去了每個地方反正就一定要去一下教堂,但其實各個地方風格不同,去的心情也不同,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煩不煩的問題。

在巴黎,最負盛名的教堂應該就是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了吧,而那也是我們的第一個景點。正面看起來蠻樸素的,但其實從背後或側面看來就知道是華麗的一棟建築。明年似乎是聖母院建成850年,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就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雖然我們是沒機會參加,蛋是寫寫心願倒是還不錯,瑪麗亞桑是一定懂我們的對吧^_<*

之前去過龍山寺,因為裡頭供奉了蠻多神明的,各個神明都會分開成不同的section,文昌帝君跟關公放在一起的話倒是還行,如果在註生娘娘旁邊好像就詭異了點,每個人去了或許會一輪全拜,也有可能只拜自己想求的那尊神明。聖母院也有類似的機制,天主教是一神教所以沒有很多位神明這種事,雖然這麼說有點冒犯不過他們聖人的量可真不是蓋的,隨便一個菜市場名冠上個St.馬上就變成聖人惹,比方說區區的洋基隊長Derek Peter(!)冠上St.之後的St.Peter馬上就是史上第一任教宗了可以說是連升三級。

在聖母院裡面,一個一個section所紀念的自然是各家聖人(應該是吧QAQ),前面各有蠟燭可以點,雖然算是自由取用不過旁邊都有建議捐款價格XD Emilie挑了聖女貞德桑點下這趟旅程的第一點蠟燭;而蠟燭立馬就是各家聖人的人氣展現惹,聖女貞德前面的蠟燭幾乎都點光光,而旁邊的不知道哪一位大聖前面完整沒被點的蠟燭一堆,似乎在呼喊著不人氣......。

成員就在門口排排站了,而加上蠟燭的人氣展現,CATholicism48儼然就在巴黎聖母院成軍了。總合製作人上帝大大,不動的中央成員聖女貞德,點蠟燭會總是爆滿......而不知道哪位的聖雜魚君,顯然就是排在貞德旁邊結果都沒人要來點的過疏魚干組......。啊這樣的想像雖然Emilie很買我的帳但實在是太具宗教攻擊性了啊大家不要認真唷^___^
(CAT48!!!!!!!!)

離開了聖母院,天氣依舊不太好。因為聖母院位在塞納河中的西堤島上,周圍都是連上本土的橋樑,我們走過了這座橋,而橋上滿滿都是祈求情人長久的鎖。因為手邊沒有鎖(誰會有啊),而接下來去倫敦住YH的時候會有鎖置物櫃的大鎖,只好等到那時候在跟Emilie來個宇宙肉麻的情人鎖--雖然這麼想,但是白癡如我居然在西歐這圈回來之後回到巴黎馬上感冒,躺了一整天當然也就沒空再去一次聖母院了哭哭,只好在我回去之後由Emilie自己操刀嗚嗚......。

晚餐是Kebab,這玩意也說不準是希臘還是土耳其還是隨便那邊哪一個國家的東西,雖然包的東西有所不同,反正主成分就是很多很多的肉、菜、薯條,或許是包在麵包裡,也有可能是在大片的北京烤鴨餅皮(XD)裡面。我點的是最大份的,因為太大分了所以沒辦法包在餅皮裡面盎在盤子上然後餅皮另外配,算是便宜又飽的選擇,雖然回到台灣之後會想說"幹為什麼台灣的沙威瑪肉這麼少",但是想一想價錢(約台幣250-300)之後其實也就沒什麼好抱怨了啦。

回到聖母院拍她晚上的樣子,想著CAT48這種爛笑話在這充滿歷史的建築前面還真的是蠻失禮的XD 出來玩就不要怕丟臉,我完全忘了這到底從哪裡看到是誰說的鬼話了,但其實想一想我可能一直是抱持著這樣的不要臉的想法吧啊哈。

3.15.2012

蓬門今始為君開

0 Comments
(往巴黎的班機在俄羅斯上空時候的窗外)

這次出國挑的航空公司是大韓航空,從台灣直飛巴黎的班機相當少,我有好幾個選項,除了中國東方南方航空出現很炫的價錢之外,其他的航空公司價格差距倒是不大。對我而言,主要的差別在於轉機的地點,國泰在香港、大韓在仁川(首爾)、中國東方在上海、中國南方在廣州。大概學期末的時候不太想唸書,看了篇文章,有關於南韓積極的經營仁川機場的事情,據說去年轉機人數已經超過了成田機場的流量(當然近年羽田的再次興起也是有關係),然後連續五六年都是世界評價最好的機場,基於上上次在香港赤臘角轉機的經驗還不錯,就決定以大韓航空作為去巴黎的合作夥伴,看看仁川機場到底有多好。

大韓在桃園機場用的是第一航廈,飛過去也才兩個小時左右。下了飛機走往大廳,比起我才剛離開的第一航廈,新、大、明亮,反正你把全部的正面形容詞都放在仁川,負面形容詞都擺在桃園其實也不誇張就是了;如果從國外有朋友要來台灣,在桃園機場跟他吟個詩應該也不過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韓國近年來積極的拓展觀光,而在機場裡面隨處可見免費的"韓國文化體驗中心",今天你可能去米國在仁川轉機,在仁川等待的時間在這個文化體驗中心喝個茶啊、摸摸紡織品什麼的,興趣起來了,可能下次你就會想去首爾玩一玩也說不定。(聽說首爾蠻多人去了挺失望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法國的時候,FB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主要是中國觀光客來了台灣的一些隨想,一開始就提到他們從桃園機場降落時失落無比,覺得他們心中進步繁榮的台灣居然有個這麼破爛的大門;然而遊玩幾日之後,覺得台灣的好像是要多花一些時間去慢慢感受的,而非第一眼就能夠被沖擊到的。聽起來,韓國跟台灣在這個方面上做的事就完全不一樣了,韓國用光鮮的外表釣魚,台灣則是打算用破爛的門戶跟曖曖內含光來應戰......。有跟我聊過韓國近年來的經濟成果的人大概是不多,不過某個層面來說,台韓的對比在觀光上跟經濟上是很類似的,不過那就改天再說。

仁川機場相當的不錯,免費的無線網路,甚至有免費的筆記型電腦可以用,對我這種資訊依存症的人來說的確是一大德政。從台北要去巴黎的時候,只在仁川停留一個多小時,當時經過好多餐廳什麼的實在是心癢癢,到了巴黎才知道Emilie一個禮拜前也是有相同的感覺XD 因為回程會在仁川停將近六個小時,心裡想著回程的時候要在機場多吃點東西,畢竟先前也耳聞韓國政府在機場飲食上也是下了功夫挑選不錯的店家。

結果是......相當失望。我想不是因為我從巴黎到仁川這段都睡不著而且還看熟男行不行看到哭的關係(!!),因為Emilie回來也是一樣的感想。這失望倒不是說難吃或什麼的,通常在國外吃他們道地的餐點時,心中的對照組通常是自己在國內吃到的,比方說壽司,在東京築地吃壽司的時候,大概會在心裡先給定在永康街游壽司吃到的感覺,然後那些超越上去的就是美味分數。我在仁川機場挑了一家韓航空姐都整團去吃的店,吃下去之後的美味分數大概是0 XD 頓時心中出現了兩個假說:

一、韓國料理真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コチュジャン的三態變化
二、台灣的韓國料理水準太高了,導致在韓國吃到的其實差距沒很大

我本來持有的是第二個假說,不過上個禮拜做了辣炒雞排加年糕之後就覺得說不定是一也說不定,似乎不太重要。

回到仁川,在國外寫仁川機場大概也是寫成首爾(仁川),大不了倒過來仁川(首爾),有種反正好像提到仁川不提首爾大家就會很迷惑那到底是哪裡一樣,同樣的道理我想也出現在明明在桃園卻總是被寫作台北的桃園機場,明明在千葉縣的成田機場就是要被寫成東京。感覺就像是華生被介紹的時候,大概都要提一下是福爾摩斯的跟班;提到福爾摩斯的時候,應該不會有人會另外加註他是華生的老大。有沒有人想過華生的心情呢?他跟居禮夫人的老公不知道會不會兩個人一邊流著淚,一邊說我也想要出現在別人的加註裡面啊--仁川、成田也是一樣的心情吧?「東京じゃねぇし!」如果成田桑能出現在男女糾察隊的排名單元的話,或許會抄襲近藤春菜來個大怒吼.....。

如果有家暴受害婦女之會的話,有個被當配菜受害者交流中心我想也是不奇怪的吧?

3.13.2012

旅行是為了打破自己的幻想

0 Comments
(海德堡的黃昏,我喜歡右邊兩朵雲的下面那朵,看起來像長尾的鳥在飛)

在google打下"旅行是"三個字,enter一按下去會出現八百多萬個答案: 旅行是種子的信仰、旅行是存在於我們血液中的因子、旅行是最好的充電、旅行是為了創造回憶、旅行是為照見自己.....。答案不一而足,那麼我要說,旅行是為了打破自己的幻想。
據說很多人到了巴黎、到了米蘭,那些心目中如此流行炫目又尊貴華麗的城市,街道竟如此髒亂不堪、地鐵竟然充滿著異味與流浪漢、一不注意就有隻髒黑的手摸向他的皮包;頓時夢想破滅,留下了無比失望的回憶,逢人就道這些地方的敗壞與惡劣。
我想我是走在相反的路程,大概是天性使然,就算聽聞了多少景色優美建築壯麗的消息,我從小對歐洲的印象就不是挺好,治安、衛生糟糕這些事情對身在台灣的我來說,大概就是組成惡劣國家的第一要素。我爹年輕的時候跑了不少地方,先前的工作也讓他時常來往義大利、法國等地,從我爹的口中傳說,巴黎是個髒亂不堪而路面充滿狗屎的世界,南義大利是治安惡劣、人民水準低落的地區。而Emilie所告訴我的法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度、一個充滿歷史深度的國度、一個美食遍地的國度。這些事物組成了我心目中的歐洲,一塊充滿靠著老祖宗所留下來的產業與文物過活卻水準低落的人民的土地。
(Lucca的一條小隧道)

儘管充滿著這種對歐洲複雜矛盾的幻想,但心裡想著這輩子一定得去看看的,而大概沒有更好的機會比得了學生的寒假暑假了。剛好今年掙了點來自台大經濟系的台幣、剛好歐洲金融危機讓歐元一跌再跌,而我想我再接下去也不會有比現在更加豐沛的體力;Emilie早已規劃了寒假在法國的一個半月,而我就是一股衝動,把她的法國一月半變成了兩個人的西歐三十天。
順理成章的,一個月之後我對歐洲的夢想被打破了: 從那個充滿矛盾的歐洲,變成了依舊充滿矛盾,但那些細節已經被我所填滿的歐洲。街道髒亂、牆面充滿塗鴉、隨處可見的垃圾、令人心驚膽顫的夜間道路,這些是真實存在的,但那些歷史建築、那些被妥善保存的文物、那些信手捻來的美食,也都同時存在於那塊土地。但我想最令我感到意外的,大概是路人們對自身裝扮的高水準吧;在台灣逛個東區走三步大概就能夠脫口而出"穿超醜"的我(我自己穿怎樣當然是另一回事是科科),竟對他們的衣著不可置否。這大概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對美的意識才能達到的境界吧?
然後回來了台灣,就深深地確認了台灣的好。我們恐怕有著世界數一數二的捷運系統,不論在價格、清潔以及安全上都是頂尖的;我們半夜走在路上或是走進暗巷幾乎不需要感到緊張,我們其實絕少聽到有扒手這回事;我們的食物高水準而且只需要歐洲的一半以下價格;我們的馬路雖然一鋪再鋪坑坑巴巴,但反正英國義大利的柏油路也就是這樣,更別提巴黎或義大利常見的石頭路了,或許比不上德奧的高水準,但想到台灣有著大概比他們開根號之後還低的稅率之後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我們前幾天住的地方,外面白天就是市場,可愛的小街道)

然而台灣的壞也就是一個字,醜。前先提到的服裝問題之外,大概就屬建築了。風格不統一、各式招牌凸出牆面又交雜混亂、牆面缺乏清理顯得灰暗無光,巴黎市區的建築百年在外觀上沒有改建重蓋,棟棟古蹟然而卻不會顯得破舊;然而台灣不過二十年前落成的公寓大樓,如今一棟棟都像是一擊便倒的破廟,我想這就只是保持的態度與當初設計的遠見有所不同。而對於歷史文物建築,他們總是規劃完善也有辦法吸引人去;反觀台灣忙著把一座該離開市區的機場指定為歷史建築,卻把百年前留下的城門給夾在高架橋之間;就算是規畫後的觀光區,卻每個地方都賣著相同的小吃、紀念品與令人不明就裡的竹製產品。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那種"看看OO國怎樣怎樣台灣為什麼不行"的文章,但我還是有點跟這個有些類似的意見:我想這個國家不是需要那些什麼GDP、財富或是硬體建設,更需要update的是在我們內心的那些文化與美感。
這趟充滿發現的旅程從巴黎開始,前往倫敦之後還在牛津、劍橋、巴斯幾個衛星城市逛了逛;義大利的米蘭、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緊接在後,而為了回到法國,途經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德國慕尼黑、海德堡;趁著火車通行證的最後期限,速速趕往世界文化遺產聖米歇爾山,然後回到巴黎,幾天後結束這一整個月的奔波。我不喜歡那種今天我去這邊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吃了啥鬼幾點回飯店的遊記,當然我回來之後是講了一次這樣的故事--跟我媽交代一下我去了什麼地方順便看照片,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也該出去玩玩,看看介紹一下有沒有機會推他們坑點起心中的一股衝動。所以這系列的文章大概會以城市或是某個景點為主,一些跨地區的心得為輔。
(薩爾茲堡分隔新舊城區的河)

然後,我想去巴黎、南法、巴塞隆納。就放在這邊當作許願吧。


3.09.2012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ても

0 Comments

這首歌的歌名"如果當我變成了老太太",其實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戀愛世代的求婚場景。如果要我在我看過的日劇裡面挑一段最喜歡的台詞,大概就是這裡了。

哲平:「我有話跟妳說。」
理子:「什麼話?如果是罵我的話,早就聽超過兩百次了。」
哲平:「別鬧,認真聽我說。妳……討厭禿頭嗎?」
理子:「討厭。」
哲平:「大肚子的老頭呢?」
理子:「也討厭。」

哲平:「那……如果我頭禿了,肚子跑出來,變成一個醜老頭時,妳還願意一直待在我身邊嗎?同樣的,我也一樣。就算妳臉上長滿皺紋,眼袋下垂,變成一個醜老太婆時,我也會陪著妳。」
理子:「你是在向我求婚嗎?」
哲平:「答對了!妳的缺點我看太多了。雖然有時候會心想……妳真是個混蛋啊!可是就是無法討厭妳。我想這種心情,幾十年後也不會改變,所以妳等著看我變成老頭吧!我也一樣,會看著妳變成醜老太婆。」


秋が終れば冬が来る ほんとに早いわ
夏休みには二人して サイパンへ行ったわ
日焼けした肌まだ黒い 楽しい思い出
来年も又サイパンへ 泳ぎに行きたいわ
秋天結束馬上接著冬天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
暑假的時候 兩個人一起去了賽班島
陽光把皮膚曬得黑黑的 留下了愉快的回憶
明年也想再去塞班島游游泳呢

あなたは優しい人ね 私を抱きよせて
ずっとこのままいようと KISSをした
你真是溫柔的人呢 把我抱在身旁
好像時間就會停在這一刻 親吻了我一下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ても 泳ぎに連れてくの?
派手な水着はとてもムリよ 若い子には負けるわ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ても 本当に変わらない?
とても心配だわ あなたが 若い子が好きだから
當我變成了老太太 你還會帶我來游泳嗎?
那種誇張的泳裝一定沒辦法的 就會輸給小妹妹了啊
當我變成了老太太 你的心也不會改變嗎?
我真的是很擔心呢 誰叫你都喜歡年輕的女孩呢

そんな話はバカげてる あなたは言うけど
女ざかりは19だと あなたがいったのよ
だけど何くわぬ顔で 私を見つめて
あれは冗談だったと KISSをした
雖然你說 不要講這些傻話
但女人的巔峰就在19歲 還不是你說的
你一臉若無其事的樣子看著我
說那都只是胡說 親吻了我一下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てもディスコに連れてくの?
ミニスカートはとてもムリよ 若い子には負けるわ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ても ドライブしてくれる?
オープンカーの屋根はずして かっこ良く走ってよ
當我變成了老太太 你還會帶我去跳舞嗎?
迷你裙是一定沒辦法的 就會輸給小妹妹了啊
當我變成了老太太 你還會帶我去兜風嗎?
把敞篷車的車頂打開 帥氣的兜兜風唷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たら あなたはオジさんよ
かっこいいことばかりいっても お腹が出てくるのよ
私がオバさんになっても 本当に変わらない?
とても心配だわ あなたが 若い子が好きだから
如果我變成了老太太 你也就是老公公囉
就算嘴巴上講一堆好像很帥的話 但肚子都凸出來囉

當我變成了老太太 你的心也不會改變嗎?
我真的是很擔心呢 誰叫你都喜歡年輕的女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