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2014

我想我會吃鼎王

29 Comments

這裡有一份食物的成分組成表:




水75%,葡萄糖6%,果糖5%,蔗糖2%,胺基酸<1%(含麩胺酸、天門冬胺酸、組胺酸、亮胺酸、離胺酸、苯基丙胺酸等),1%的脂肪酸,食用色素核黃素,以及乙酸異戊酯等多種芳香成分。

聽起來已經讓許多人倒盡胃口,但這不過只是把香蕉的成分給寫成一般的食品標示方法而已。一枝香蕉,要吃下肚之前,應該幾乎不會有人對他有所懷疑,但若是將香蕉壓成泥放進罐子裡,然後在食物標籤上寫上上頭的成分組成,大概也沒多少人會想去買了。

對於化學名詞的恐懼,是常見於一般民眾的症狀,也才會有"一氧化二氫"這樣的惡作劇出現。很常可以聽見"OOO加了XX化學物質"或是"OOO是化學合成出來的啦"這樣的說法,隱含著對於"化學物質"的輕蔑與反對。但是,香蕉裡的這些東西哪個不是化學物質了?甚至,哪一個地球上出現的東西不是化學物質了?

與此對極的說法,便是對於"天然"的癡迷,彷彿只要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東西,就不會產生什麼危害,在中藥或中醫攻擊西方醫學的說帖裡,便常常能看到這樣的論述。然而,自然界當然不乏各種有毒植物、蛇、蝎也都充滿了能輕易置人於死的劇毒。中藥中可能含有療效的有效成分,但同時也充滿了從土裡生長時所吸收的有害重金屬,如果西藥從一開始就合成出有效成分,自然就迴避了其他成分裡可能造成的干擾、更別說重金屬等汙染了,所以也才會應運而生只萃取有效成分的科學中藥,而這自然是透過各種化學方法而得之。化學的,不好嗎?天然的,又怎麼樣?

對於"天然"的狂熱,自然也充斥在媒體廣告上。昨天鼎王剛被爆料湯頭非天然製成,其中添加了雞湯塊以及味素等成分。不過鼎王的湯頭中被驗出有農藥與重金屬成分,其實是他們真的在湯頭裡使用中藥的最佳例證。

鼎王有沒有涉嫌廣告不實,這是一個問題,鼎王也應該受到這方面的嚴格檢視。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當然是"吃下去會不會怎麼樣",而低智的媒體與顯然對其買單的民眾,催生了這樣的新聞出現:

光是市面上大骨粉就好幾種,但大骨粉到底是甚麼?難不成真的是大骨去磨成粉而成?其實成分標示都寫著有豬肉粉,鹽、辛香料、胺基酸、麴胺酸鈉,甚至還有添加植物性蛋白質的,而且到食品材料行,老闆都會這麼說:當然是這個好喝啊,這人家做生意都用這個。」甚麼?餐廳都有在用,只是循著這些成分再到化工行尋找,真的有食品添加物叫做胺基酸、麴胺酸鈉或是植物性蛋白嗎?為什麼火鍋湯頭得添加這奇怪聽起來就像是化學物質的氨基酸才會好喝?

有一般化學常識的人自然都會對這莫名奇妙的說法嗤之以鼻,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便是由胺基酸所組成,麩胺酸鈉是從海鮮中所提煉的常用味精,植物性蛋白質大豆裡就一大堆了,你會不敢吃嗎?而在昨天之前,我並不知道雞肉粉、豬肉粉是怎麼做成的,但隨手Google一下就能夠知道,這是以相應的肉品所萃取而來的成分,再加上其他調味成分,運送跟保存上具有相當大的好處。


我認為,不被"天然"或是"化學合成"這樣的話術給迷惑是很重要的,食物或是任何用品的好壞,不能透過"天然"或是"化學合成"去判定,甚至也不一定是好壞的指標之一,他們所能達到的營養成分或使用功效,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其他影響,才是真正該關心的重點,畢竟天然的不一定吃不死人,而化學的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生物、化學等相應的背景知識,就和我一樣,但是在這個網路世代,任何訊息都可以信手拈來的環境裡,對於未知的事物進行查證,在洪流中撈取正確的資訊並加以吸收,才是在現代生活裡面的正確態度,也是在這低落的媒體素質下,免於無端恐懼與無知的最佳策略。



2.20.2014

醜小鴨變天鵝,and what's the COST?

0 Comments




    論語裡面有一句話說「眾惡之,必查焉。眾好之,必察焉。」,意思是說眾人都喜歡或都討厭的東西,更要仔細的去考察。要問一般大眾「台灣哪裡很糟糕」,大概會得到的回答不是「政治」就是「教育」,但如果細問「那麼台灣的教育怎麼個糟糕法呢?」,卻大多只能得到支支吾吾或一些積非成是的說法。有幸在大學時,第一篇寫的term paper就是以教育為主題,最後在碩士論文也是用了教育相關的材料,對於台灣教育的情況,大概算是能有一些粗淺的了解。有些坊間的說法,在我看來都詭異至極,前幾天在 Facebook上貼了有關於美國Charter School與台灣十二年國教相關的內容,我試著將其中所指出的問題,擴寫成一篇較長的文章。


家庭背景

有些事實是根深蒂固的。在教育的情況,一個最顯而易見而幾乎處處成立的事實,就是家庭背景與學生表現的關係。家庭背景越好的學生,在學校和課業上的表現上也傾向較佳,在蘋果橘子經濟學中「怎樣才算理想的父母?」一章便是在說明這個問題。我以一個跨國數學成就(TIMSS)的數據說明: 在2011年,台灣的八年級學生在這個測驗上的平均成績是612分,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若將學生父親的教育程度,作為分組的依據,則學生的平均成績為:

父親最高學歷 平均成績
國中以下 548.1
國中畢業 574.7
高中職 604.4
專科 648.0
大學 657.3
碩士或以上 678.7

很明顯的是,父親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組,平均贏過最低的一組將近130分,依這個測驗的設計,在台灣父親為碩士的一名學生,若在一個一百個人的班級中,平均為第3名,而父親的學歷為國中以下的學生,則平均是第31名。

這個家庭背景造成的差距,可能來自於兩個面向:來自父母的「遺傳」以及來自背景的「環境」。試想一對天資聰穎的男女,自然比較可能獲得成功,而這些天資可以透過遺傳留給孩子,讓孩子在未來也比較可能是個贏家,這是「遺傳」的因素。而再者,若是這對男女透過成功賺了不少錢,能讓孩子過較好的生活,而不用負擔家中的生計,有餘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請家教補習等等,這又可能進一步造成來自「環境」的學生學習成果差別。


補貼?反補貼?

台灣目前是實施九年國教,所有適齡學童都應該要按照學區的分配就讀公立的國小國中,不需要負擔學費。到了高中,體系則分為高中與高職兩股,而不像先前的階段,公立學校的比例大幅降低。大部分學生的首選都是公立學校,除了極少數以「升學班/醫科班」為號召的私立學校之外,優秀的學生幾乎不考慮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受政府的補助,學費較低,一般的高中,公立與私立的學費差別約在一學期15000元左右(教學內容特別的貴族私立學校則不考慮在內)。

就前一小節關於家庭背景的討論可以得知,在現行的基測制度下,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生,比較容易考到高分,進而擠入公立高中的窄門,原本家境就較為普通甚至貧困的學生,傾向於得到相對較低的分數,也就比較可能去念私立學校。這個情況,到了高中生大學的學測/指考階段,也是一樣的,而公私立大學的學費又進一步拉到了近30000元的差別。

辦理公立學校的目的,以最淺的層次來說,要讓所有人都能夠得到同等的教育。第二層,要讓不同的學生依其才能或特性,接受到不同的教育與輔導。第三層,則更積極的希望教育系統能讓落後的學生,得到更為密集的關注與協助,以期他能夠迎頭趕上原本就天資聰穎的學生。不只期待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到教育,更希望弱者能受到額外的扶持。

這很類似在財政上的重分配,對於失業者或是窮人,政府會給予他們額外的補助。但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則恰恰相反: 背景好的學生較容易進入公立學校,進而得到補貼,甚至未來他們可以期待的薪資水準也較高,而背景就已經教差的學生,卻難以獲取政府的協助,只能念乏人問津的私立學校,面對較無前景的就業市場。這是一種「反向補貼」,總的來說,這是讓貧者越貧而富者越富的體系。而這個體系,不僅是在中學階段,到了大學階段也是一樣。


變革

台北市在2012年,就推出了公私立高中職的學費齊一方案,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所付的學費與公立學校學生相同。而近幾年政府研討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則透過讓就讀高中職成為國民的權利,使得全國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學費的齊一化。這實際上近似於「教育券」的制度,破除了「反向補貼」的部份弊病,不管學生的基測成績如何,總之他們都能夠拿到相同的補助,以上節的層次而論,至少它能夠做好第一階段的目標,而矯正在現行體系下於第三階段的荒謬扭曲--儘管仍沒有達到使弱者能額外被輔助的理想情況。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要讓真正有天分、才能的人能夠被挖掘發現,那麼這個制度也還不足夠。前述的「遺傳」跟「環境」兩種因子,「遺傳」部分更像是我們想要彰顯的才能,如果一個孩子有著50分的才能與50分的環境,而另一個孩子有著80分的才能,而他的家庭貧困使他從小就要在夜市幫忙擺攤,處於一個0分的環境,在理想的世界裡,我們會希望後者80分的才能被看見,但是在僅僅是達到第一階段目標的體制下,他會輸給那個有著50+50=100分的孩子,而在一步步的考試篩選中被去除掉。更別提,在「反向補貼」的世界裡,天分50的孩子透過一次次的學校選擇,變成110、120,而有較好天分的孩子,「環境」卻被這個系統越搞、越糟。

除了學費的均一化,至少讓「人人有書念」,歐美「教育券」政策想要達到的另一個教育系統改革便是「競爭」。在國中國小階段,台灣實行學區制,孩子基本上就是被綁在一間學校上,但是根據學校的地段等等因素,其實各間學校的設備與師資別有優劣,學校好、學校差、老師好、老師差,學生一年一年來橫豎就是繼續做下去了。而在高中職階段,公立學校的資源已經較多、而又有較低的學費,使得一般的私立學校難以與其競爭。我認為在十二年國教後的學費均一化下,私立學校比起過去,更有一點競爭力了。

但是我認為,在明星高中與傳統名校的光環下,在學費均一化下要真正出現競爭也是相當困難的,在教育相關的法規規定中,學校要針對師資、課程內容做出調整以吸引學生,其實相當的困難,公立學校幾乎就只能照著教育部給的那套劇本去走。近二十年來在美國有一種名為"Charter School"的特殊學校,他們由私人向政府提出辦學申請,並與政府約定某種教學目標的達成且簽訂契約,交換來自政府的經費補助,學校不向學生收錢。他們在辦學的彈性上較大,不需要被某一種「課綱」給限制住,在教師的雇用上也不像傳統的公立學校受工會摯肘,可以讓優秀的教師得到更好的薪水,讓不適任的教師離開。最近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學校由於其必須與其他學校「競爭」的特性,學生受到課程濃度較高、表現也較好,而民眾也喜歡這種學校。


期望

人們都嚮往鯉魚躍龍門的神話,現行的「反向補貼」體系,許多人便以極為少數的翻身案例作為護航藉口,要維持這樣的系統,而這樣的說帖其實相當成功,透過醜小鴨式的故事、講講陳水扁如何從三級貧戶翻身成大律師然後從政的種種,獲取了許多民眾對這個體制的肯定,儘管這些許多民眾,大多都會是如是體系下的受害者。然後繼續大把大把的飼料就這麼灑下去,只為讓那極小比例的「醜小鴨」有可能吃到飼料長大,而不顧更多更多的資源,都花在了早已有力量展翅的大天鵝身上。而那些根本也沒機會走到「大學聯考」這個槽去吃到飼料的小鴨子呢?沒有人關心。

左派渴望平等,他們希冀一個世界,不論最後的成果好壞,所有人都能得到獎賞。不論是高強還是瘦弱,最終都能得到一份好禮物。但若是這個體制,透過限制或箝制高強的發揮,去得到最後那個「高強與瘦弱同時抵達終點」的美好景象,或是設定了不論表現好壞,都能得到某些回報,進而不僅瘦弱無心競爭,連有機會衝出潛能的高強也一同墮落下去?讓準備好的那些禮物根本是場浪費,無法讓整個世界獲得更多的才能與貢獻。

右派渴望競爭,他們希望透過一個體制,在給定立足點的情況下。讓所有人都能夠盡其所能的去爭取,而讓領跑者得到豐厚的獎賞,又更進一步激勵其他的跑者們都能夠有為者意若是,把潛力、能力全都激發出來。我們希望不管高強還是瘦弱,都要在這個場上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績,但若是這個體制,在跑者還在養成期時,就讓高強的人受到更好的照顧,而瘦弱的人就被放生,那麼,等到了競賽場上,那真的叫做「給定立足點」嗎?還是,根本就在削弱弱者的力量以成就強者?然後,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裡,對著那些弱者,喊著「你還不夠努力!」,這又是什麼意思?(*註一)

效率與平等不必然相斥,而也都不是什麼可以不論代價去追求的目標。現行公私學校體制、現行的大學學費補貼,都被某些人以「平等」為說帖,而無止盡的使效率低落。我認為,在十二年國教的架構下,Charter School這樣的嘗試在台灣就變得更有可能(或至少只是讓公私能夠拉近距離競爭),透過學生的「選擇」去促進學校間的「競爭」,不僅有效的能夠提高教學品質,也讓具有特殊目標或才能的學生更容易湊在一起。儘管這絕對會遭受到各種來自教師界的阻撓,但這樣的概念如果被越多人知道並了解,改革就越有可能成事。

--
註一: 最近 「國家vs年輕人」的系列文在網上瘋傳,註上引的那篇是打算去打陳文茜臉的文章(連結),而又有另外一篇要來打這位打文西的仁兄。這三篇文章,各有其可觀的論點,但令人搖頭的內容則還是壓倒性的多。作為思想實驗看看無妨,但如果哪一篇你覺得你可以全盤接受,我認為那是個警訊。


2.11.2014

Your Chance, Mr. Obama

0 Comments


過去十年來,大家都習慣了美國的影響力正漸漸轉移至中國的這個概念 ,「華盛頓共識」所揭示民主與自由市場價值的光芒,被北京共識的極權及現代化所掩蓋。美國的自信心首先由小布希笨拙的反恐戰爭開始崩解,也讓民主蒙上了污名;接著是債信危機傷害了西方金融世界,而在2013年導致美國政府停止運作的國會僵局,補上了最後一刀。中國逐漸的對於其在亞洲區域的權利有所爭取,而歐巴馬看起來像是個固守型的總統。他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不願意主導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覺醒,而熱衷於將解決地區紛爭的責任給「外包」到區域強權手上。

在2014這個趨勢將會扭轉,美國會更加強大、而中國則不再那麼吸引人。但關鍵在於小心的歐巴馬願不願意藉此為世界留下些什麼。改變將從經濟開始,中國的經濟成長在2014年仍然會較快速,但是美國已經清理了銀行爛賬、也透過天然氣的開採讓工廠充滿能量。以市場匯率換算,美國對於全世界的經濟成長貢獻,可能會多過於中國,而這只是八年來的第二次。而中國的人均GDP 11000元要追上美國的55000元則要花上幾十年。

同時,在企業的層面,美國也恢復了其身手。在2009年時,中國的黨國資本主義看起來像是個吸引人的替代方案:當時世界的十大企業有四個來自中國,而只有三個是美國企業。但隨著投資人了解到「國家指導」常常代表的是「干涉」,到了2013,十大有九大來自美國,除了中國石油。在2014年,中國的銀行危機也成為可能,各級政府累積了太多貸款、與仰其為生的裙帶關係。

在其他領域,會扯平的就是:政府。華盛頓的前景看起來沒多健康,儘管十一月的中期選舉可能會讓共和黨的議員們變得比較無心作亂一些。儘管如此,中國由菁英領導並有長遠計畫的看法可能會有所改變,特別是在地方政府方面。越來越多的父母在網路上抱怨糟糕的學校和健保,中國的領導者,習近平,正著手要提升地方的服務品質並打擊貪污。

不過糟糕的可不只地方,對於習近平敵手薄熙來的審判大戲,讓許多中國人見識到了這些政治貴族的巨富。許多美國人抱怨金權政治,但在國會最富有的50名議員資產總和約為16億美元,在中國則是950億美元,而財產的揭露只會越來越多。

以上的任何一點都不會使中國停止成長,事實上這都是在提醒著人們美國深層的實力,許多是永不凋謝的。薄熙來和習近平的孩子都在長春藤盟校求學。觀感是很重要的,當美國重新崛起時,中國式的治理對於新興市場國家吸引力就會下降。

這留給了習近平與歐巴馬不同的挑戰。對於習近平而言,他的戰場主要在國內,他要清理中國的政府,並滿足人民對於國家福利的需求,向精簡的新加坡學習,忽略年久色弛的美國,就更別提根本是病態肥胖的歐洲國家了。國際關係?只是讓人分心的小東西。

歐巴馬則毫無疑問的要去整頓美國政府。要把美國的財政搞好是件大事,但看起來歐巴馬不像是喜好改革的人,而共和黨並不信任他。就像許多第二任期的總統,他會將眼光放往國外,美國現在看起來是強了些,但能不能勇敢一點?

一個期待他可能會這樣作的原因,是救援投手小布希這招已經不能再用了。光是說自己沒有比前任差是不夠的,同時,無所作為的成本正在上升。如果歐巴馬在2012能在敘利亞構築禁飛區,那麼阿薩德政權可能早就被推翻、而也拯救了成千上萬的人命(同時普丁也不會搞的像是個和平大使一樣)。拉丁美洲、東歐、非洲或是中東,不論美國在哪裡抽手,都只會造成問題重重的權力真空。

綜觀世界,充滿著能讓「稍微有野心一點的總統」大展拳腳的好機遇。有些已經被放到了「最後機會」,比方說中東兩位令人熟悉的大麻煩:接近完成核子武器的伊朗、還有「兩國方案」希望日漸渺茫的以巴關係。不論是跨大西洋、或是泛太平洋的自由貿易協定,在經濟上和戰略意義上都會有著豐厚的報酬—如果在2014年初他們能有關鍵一步的話。在拉丁美洲,查維茲的離開讓歐巴馬有機會重新整合這個大陸。非洲還沒什麼機會碰到美國的第一任黑人總統,被中國嚇壞的印度,則可能會聽從盎格魯撒克遜版本的資本主義還是比較好這一概念。這個機遇列表還有很長很長。

上述沒有一點,會透過小布希式帝國主義的傲慢得以完成,沒有人希望侵略他國、或是透過武力達成民主化。但在2014這個世界會形塑出領導權柄,歐巴馬應該接下它。



12.24.2013

The world this year

0 Comments
經濟學人每一期的開頭都是兩頁條列式的本週大事,而在一年的最後一期則會是當年大事的回顧。這是2013年的版本。隨意翻譯一下,人名的格式沒有很固定,不過比較常聽到的就會是用中文打,相對少見的就維持英文。

 Syria's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in an attack that killed hundreds of people thrust the country's civil war to the top of the agenda in Western capitals. But the resolve by some governments to punish the Assad regime with an American-led missile strike crumbled after the British Parliament surprisingly rejected such action. Russia brokered a deal, backed by the UN and America, under which Syria is destroying its chemical stockpile. The war rumbles on. The UN estimates that three-quarters of Syria's population will need aid in 2014.
敘利亞內戰中政府軍使用了化學武器造成數百人身亡,也促成了西方各國政府的介入,但是由美國主導針對阿薩德政權的的懲罰性導彈攻擊卻由於英國議會的臨時抽手胎死腹中。由俄羅斯主導、並有聯合國及美國支持的銷毀化學武器行動則達成談判。內戰持續,聯合國估計到了2014年,敘利亞將有四分之三的人口需要援助。

 Civil strife enveloped Egypt whenMuhammad Morsi, its Islamist president, was ousted by the army after days of street protests against his government that were bigger than the anti-Mubarak demonstrations in 2011. A crackdown on the Muslim Brotherhood led to more bloodshed; most of its leaders were imprisoned.
抗議時任埃及總統穆罕默德摩西的聲浪大過了2011年反穆巴拉克的示威,他最後被軍方推翻。其後鎮壓摩西所屬黨派「穆斯林兄弟會」的行動則造成了大量流血,多數該黨領袖遭到逮捕。

 Pakistan's election marked the country's first civilian transition of power at the end of a full five-year term. Nawaz Sharif returned as prime minister; he had last held the job in 1999. Bombings and mayhem continued unabated. At least 50 people were killed on the day that Mr Sharif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with David Cameron,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that discussed security issues.
巴基斯坦完成了第一次的民主政權轉移,Nawaz Sharif重回總理之位,他曾在1999年擔任此位。但炸彈與攻擊仍然持續,至少有50人在Sharif與英國首相卡麥隆共同舉行的安全議題記者會當天死亡。

 Although less frequent than in previous years, American drone strikes against militants in Pakistan were bitterly condemned by its government. Drone technology was also more widely talked about elsewhere for other purposes, such as distributing aid to rural areas and delivering packages.
儘管比往年收斂,但美國在巴基斯坦進行的無人機攻擊行動仍遭該國政府譴責。無人機科技被廣泛的在許多領域應用上被討論,例如發放援救物資至鄉間地區,或是分送包裹。

 Iraq had its worst year for sectarian violence since 2008, with over 8,000 people killed.
自2008年以來伊拉克度過了在宗派衝突上最糟的一年,至少超過8000人被殺。

 A new governing coalition was formed in Italy, headed by Enrico Letta of the centre-left Democrats, after an election in which a quarter of Italians registered their discontent by opting for a new party led by a comedian. Mr Letta got on with the serious business of trying to reduce public debt. The fun ended for Silvio Berlusconi when he was booted out of the Senate, after having been definitively convicted of a crime for the first time.
義大利組成了跨黨派執政聯盟,由中間偏左民主黨的Enrico Letta為首,該場選舉有四分之一的義大利民眾將票投給一名喜劇演員組成的新政黨來表達他們的不滿。Letta努力的要進行縮減政府債務的改革,Silvio Berlusconi在首次實際被定罪後遭到參議院逐出。 (按:Berlusconi這人太精彩了不看一下他的維基百科你會後悔)

 Cyprus became the fourth country in the euro zone to get a full bail-out, though only after an anxious week in which it had to resubmit a plan to restructure its banks. Ireland became the first country to exit its bail-out program me.
賽普勒斯成了歐元區第四個接受援助(bail-out)的國家,但要在一週內提出重整銀行的計畫。愛爾蘭則成了第一個結束援助計畫的國家。

 Pope Benedict shook the Catholic church by stepping down, the first pope to retire in 600 years. His successor, Pope F rancis, an Argentine Jesuit, shook the church further by saying it should worry less about sexuality and by moving to reform the Vatican.
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下台震撼天主教廷,是600年來首名自願退休的教宗。繼任者是來自阿根廷的方濟各,表示教廷應該少談論有關性向問題並專注於改革梵蒂岡事務。

 Tech companies dominated the year's business news. Twitter completed a successful IPO, with its share price up 73% on the first day of trading. Struggling BlackBerry called off a deal whereby its largest investor would have taken it private; it then sacked its chief executive. And Microsoft bought Nokia's mobile-device business.
科技公司佔據今年的商業版面。推特完成了成功的首次公開募股,交易第一天,股價便上升73%。一直掙扎中的黑莓則尤其最大股東收為私有,並開除了首席執行長。微軟則買下了Nokia的行動裝置部門。

 Dell rebooted its business by agreeing to a $25 billion offer from its founder, Michael Dell, to take it private, but not before rebellious investors submitted a counterbid for the computer-maker. Dell's was the largest buy-out since the star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7.
戴爾接受了其開創者Michael Dell的提案,以250億美金收為私有,前提是有異議的股東們也提出了他們的提案。自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戴爾是最大的收購案。

 Some of the world's big central banks gotnewgovernors, including Raghuram Rajan at 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 Haruhiko Kuroda at the Bank of Japan and Mark Carney at the Bank of England. Janet Yellen was picked to be chairwoman of America's Federal Reserve; Ben Bernanke steps down early next year. Investors spent most of the year anticipating the start of the Fed's 「tapering」 of its asset-buying program me.
數國的中央銀行都換了新頭子。Raghuram Rajan接掌印度儲備銀行、黑田東彥及Mark Carney分別接掌日本銀行與英格蘭銀行。Janet Yellen被選為下一任聯準會主席,Ben Bernanke將在明年初卸任,投資者花了幾乎整年的時間在預測聯準會何時要「放緩」其超寬鬆貨幣政策。

 Most stockmarkets in Europe and America had a good year (those in emerging markets did not fare so well).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had broken a score of record highs by the beginning of December.
歐美諸國的股市再現榮景,但新興市場的則沒那麼好過。道瓊工業指數在十二月出破了歷史紀錄。

 China's new leadership under Xi Jinping announced the boldest set of reforms for decades. These included more market pricing and a promise to abolish labour camps. China also further relaxed its one-child policy, in place since the 1970s, by allowing parents to have two children if one of the parents is an only child. In 2012 $2 billion-worth of fines were imposed on families that broke the one-child rule.
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宣布了數十年來最大膽的改革,包含了更廣泛的市場化以及承諾廢止勞教制度。中國同時也進一步放寬了其一胎化政策,允許夫婦其中一人是獨子的情況下可以生兩個孩子,在2012年光是違反一胎化政策的罰款,中國政府就獲得了20億元。

 China tried to stamp its authority on its region by imposing an air defence zone over a swathe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at covers islands contested by Japan. Japan and America ignored China's demand that it should be notified about flight plans by sending aircraft into the zone without warning. In December China accused Japan of 「malicious slander」 for suggesting its zone was threatening stability.
中國企圖在東海海域透過劃定防空識別區樹立權威,該識別區包含了與日本的爭議領土,中國要求途經該區域的飛機必須主動向中國方面報備,美日兩國無視了此要求,派遣飛機飛過該識別區而不進行通知。日本認為此劃定識別區的行動威脅到了地區穩定性,中國控訴其主張為惡意毀謗。

 In March North Korea startled the world when it said it was preparing for a 「state of war」 with South Korea. Kim Jong Un, the North's young dictator, closed the year by executing his uncle for forming 「factions」 against him.
三月北韓宣布其準備對南韓處於戰爭狀態,北韓的年輕獨裁者金正恩,覆蓋了「我要幹掉結黨營私的姑丈卡」結束了這一年。

 Edward Snowden provoked a debate about government mass-surveillance programmes when he leaked classified documents about the activities of America's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The extent of the snooping angered many, though Mr Snowden was accused of putting the security of America and its allies at risk. Some of those allies, including Angela Merkel of Germany and Dilma Rousseff of Brazil, were furious that thei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had been monitored.
Edward Snowden在洩漏了美國國安局有關竊聽的的秘密文件後,掀起了有關於政府大規模監視活動的爭議。監聽的範圍之廣惹怒了許多人,而Snowden也被指控危及美國及其盟國的國家安全。但其盟友、包括德國的梅克爾以及巴西的Dilma Rousseff都對她們的個人通訊遭到竊聽感到憤怒。

 Typhoon Haiyan unleashed some of the strongest winds ever recorded at up to 315kph (195mph), leaving at least 6,000 people dead in the Philippines.
海燕颱風以時速315公里的風速打破了紀錄,並造成菲律賓6000名以上人民死亡。

 Israel's general election returned Binyamin Netanyahu to power. After two months of tortuous negotiations he formed a broad coalition government and appointed Tzipi Livni, who leads the Hatunah party, as chief negotiator with the Palestinians.
以色列的大選讓Binyamin Netanyahu重回大位,在兩個月之後終於組成了執政聯盟,並指派Hatunah黨的領袖Tzipi Livni擔任與巴勒斯坦的主要談判人。

 Among other big elections, Angela Merkel's Christian Democrats won a third term in Germany and formed a grand coalition with the centre-left Social Democrats. She is the only leader in the euro zone to have been re-elected since the start of its debt crisis. Australia went through three prime minister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year; the centre-right Liberals, led by Tony Abbott, won an election. Michelle Bachelet became Chile's president again; her first term ended in 2010. Malaysia's ruling Barisan Nasional coalition had its worst election showing since 1969; it still formed a government. And Uhuru Kenyatta was declared the victor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Kenya. His trial at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on charges of orchestrating the ethnic violence that followed Kenya's 2007 election begins in February. 
梅克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第三次贏得了大選,並與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組成了大聯合政府。從歐債危機以來,她是第一個成功連任的歐元區領袖。澳洲在今年就換了三名總理,而中間偏右的自由黨Tony Abbott贏得了大選。Michelle Bachelet在2010年卸任後今年又再次當選智利總統。Uhuru Kenyatta在肯亞的總統大選中勝選,他在二月於國際刑事法庭被指控策劃2007年大選後的種族間暴力行為。

 Problems with battery systems led to the temporary grounding of Boeing's new 787 Dreamliner around the world. It was the first time America's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had grounded a type of aircraft since 1979.
由於電池問題,世界各地的波音787客機被迫暫時降落。這是美國聯邦飛行管制局在1979年後首次停飛一個機種的所有飛機。

 In Bangladesh the collapse of a building that housed clothing factories killed 1,100 workers. They had been ordered to return to work despite warnings about cracks in the structure. It was South Asia's worst industrial disaster in 30 years.
孟加拉的成衣工廠崩塌造成1100名工人死亡,他們在被警告建築有危險後仍被逼回去工作。這是南亞30年來最嚴重的工安災害。

 America's government was temporarily shut down for the first time in 17 years, after a bickering Congress failed to pass a spending bill. The Republicans frustrated the White House with their blocking tactics, causing the Democrats to introduce a curb on filibustering in the Senate. Barack Obama's approval ratings head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after the botched roll-out of his health-care reforms.
美國政府17年來首次停擺,肇因於國會鬥爭而無法完成支出法案。共和黨以各種阻撓方法讓白宮難以施展拳腳,逼迫民主黨於參議院通過限制議事阻撓(或冗長辯論filibuster)的規定。歐巴馬的支持率在他搞砸了健保改革上線第一步之後直奔急診室。

 In Turkey a protest against developing a park in Istanbul snowballed into nationwide demonstrations against the authoritarian tone of Recep Tayyip Erdogan's government. Elsewhere, an increase in fares on São Paulo's buses was the catalyst for bringing millions of disaffected Brazilians out onto the streets in 100 cities. There was a sense of déjà vu about protests in Thailand (against a government run by a member of the Shinawatra family), Ukraine (against an unreconstructed pro-Russian president) and Greece (against just about everything).
一場針對在伊斯坦堡的公園建設抗議,演變成全國性對於高壓式領袖Recep Tayyip Erdogan的示威活動。而巴西聖保羅對於公車漲價的抗議行動則使百萬名巴西的不滿民眾聚集於100多個城市的街頭。而既視感(déjà vu)則充斥在世界各地, 泰國又是一次抗議Shinawatra家人所組成的政府,烏克蘭又在抗議學不乖的親俄總統,而希臘人又在什麼都看不爽。

 Diplomats hailed an apparent breakthrough on Iran's nuclear programme that gives it six months to curtail its activities, though in December Iranian negotiators walked out of a meeting to discuss implementing the deal. Earlier, Hassan Rohani, Iran's new president, was given a cautious welcome by the West. The American and Iranian presidents talke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79.
針對伊朗的核子武器終於有了突破性的外交進展,得到了六個月的時間來限制其活動。伊朗的新總統Hassan Rohani受到了西方國家的歡迎,美國和伊朗的代表在1979年後首次進行對話。

 Although he faced mounting criticism at home, President François Hollande of France was praised abroad for sending French troops to Mali to help fight Islamist separatists. A peace deal was signed in the summer. France also sent troops to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to join a peacekeeping force, led by the African Union, to try to prevent the rebels who had taken over the country from wreaking havoc.
法國總統歐蘭得雖然在國內招致了許多批評,但他派遣軍隊至馬里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份子的行動則受到了國際的讚揚,在夏天也完成了條約的簽署。法國也派遣軍隊至中非共和國協助非洲聯盟的維安軍力,以避免取得政權的叛軍進行破壞。

 A group affiliated to al-Qaeda and purportedly demanding an end to French operations in Mali seized a gas plant in Algeria and held 800 people hostage. Algerian security forces stormed the complex, but 39 foreign workers were killed during the operation.
與蓋達組織有關聯的集團挾持了一座瓦斯廠以及800多名人質,抗議阿爾及利亞政府讓法國通過以打擊馬里伊斯蘭分離主義份子。政府軍成功突襲了瓦斯廠,但依然有39名外國工作者死亡。

 In some of the year's other audacious terrorist attacks, Islamist Somalis attacked a shopping mall in Nairobi, Kenya's capital, resulting in scores of deaths during a four-day siege; two brothers, motivated by Islamist beliefs, bombed the Boston marathon, killing three people; and two British Islamists of Nigerian descent shocked Londoners when they ran down an off-duty soldier and tried to decapitate him.
恐怖攻擊橫行。伊斯蘭索馬利亞的團體攻擊了在肯亞首都奈洛比的一處購物商場,在四天的圍城中造成了傷亡。一對受到伊斯蘭信仰影響的兄弟在波士頓馬拉松中引爆炸彈,造成三人死亡。而兩名奈及利亞後裔則攻擊一名放假中的士兵甚至還嘗試要將其斬首。

 Britain's Conservative-Liberal Democrat coalition produced ever more spending cuts. But the government declared that austerity was bearing fruit after several international forecasts of British growth were revised upwards.
英國的保守自由執政聯盟實行了更多的支出撙節,而政府認為這些年的撙節行動已經在數個國際組織對英國的成長願景評估中看到效果。

 After Hugo Chávez's death from cancer, power was transferred in Venezuela to Nicolás Maduro, who wo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Mr Maduro carried on where his predecessor left off, accusing the opposition of economic sabotage, expelling American diplomats and forcing through price controls.
在查維茲死於癌症後,委內瑞拉的權力交到了Nicolás Maduro手上,他則繼續執行查維茲所留下的工作,指責反對黨進行經濟上的破壞,驅逐美國大使並加強商品的價格管制。

 Bitcoin, an online currency run on cryptographic software and favoured by drug dealers, gained some respectability this year, with even Ben Bernanke saying it 「may hold long-term promise」. But its price is volatile, soaring from $15 in January to above $1,200 in early December and crashing to under $600 a week later.
受到毒品交易歡迎的比特幣終於得到了一些尊重,Ben Bernanke也表示其「可能有長期的潛力」。但其價格波動相當劇烈,一月時兌15美元,到了十二月初則是1200美元,但在月底則又掉到了600美元。

 Small food companies in Europe faced an unbridled disaster when it emerged that a few suppliers to British supermarkets were using horsemeat instead of beef in frozen meals. 在歐洲,一些小型的食物供應商用馬肉偽裝牛肉,於數個英國超市的冷凍肉品貴上販售。

12.03.2013

為什麼我支持同性婚姻

1 Comments
每個人支持或反對同性婚姻的理由都不同,有人自己身為同性婚姻的需求者、有人擁有許多同性戀的友人; 有人因為宗教背景所以反對,而也有人就只是作為保守派。我沒有以上的背景,只是研究所時有利用同性婚姻作為材料寫過一篇報告,有一些了解。當我聽到台灣也傳出同性婚姻要進行立法的消息時,我的道德直覺是:「幹關我屁事,要結去結。」這應該是源自於我的自由主義立場,在沒有損害他人的前提之下,個人的行為有其自由選擇的權利。然後我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能佐證的論點,除了這種放任式的自由之外,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接受到這個程度。

於是我回到平等跟反歧視的思路上來。我在大二的時候,曾經利用台灣政府的普查資料作過一點研究,那時候我就發現,1990年以前的戶口普查,會調查國民的「籍貫」,籍貫並不是你的出生地,而是你祖先來自何處。在2000年之後的戶口普查,則取消了調查國民的籍貫。


這有什麼差別?國民政府遷台之後,由於以反攻大陸為前提來統治台灣,整個政府組織仍然維持在中國時期的運作邏輯,國民大會要依各省代表選出,公務人員的名額也是依照各省來分配。這個系統稱為高普考分省區定額錄取制度,以1991年的高普考為例,599個名額中,由於依照中國大陸各省的人口來分配,籍貫為「台灣」的國民只能分到21個名額,但是台籍人士佔了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1956年時,西康省只有313人在台,擁有5名員額,但是有142510人在台的福建省人民,卻只能爭取 13個名額。他們在台灣都要繳一樣的稅,一樣要服兵役,但是所獲得的權利卻有所差異,這形成了一種按照籍貫來分配利益的歧視,這個情況在1962年後修改錄取辦法後以得到緩解,但直到1992年戶籍法的修改,取消登錄戶籍,才真正消除對台籍人士的歧視。


這不是什麼國民政府的專利,國民政府看人,看見的是河北人、黑龍江人、台灣人,而過去日本政府看人,看見的是日本人、漢人、生番、熟番,而漢人上的小學叫做「公學校」,日本人上的小學則是設備師資都較好的「小學校」,台灣人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念法政,所以台籍菁英大多流向醫學,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今天,這些差別待遇都寫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中,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世界已經過去。

儘管在人民的心中,或多或少都還會有一些對省籍的看法,「本省」與「外省」之間的隔閡雖然或許還會存在,但至少對政府來說,這些人民都是一樣的,都是用同樣的方法去對待。政府已經不會看到人民的「省籍」,而成了「省籍盲」。我認為由政府開始的平權行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無法期待人民在某一天全都成了「省籍盲」,但是如果從政府開始,破除一切對於省籍的差別待遇,在未來人們心中的省籍分別只會越來越淡,因為那實質上並不會對自己的權利義務造成什麼影響。

我認為這個「盲」的狀態才是真正達到平等與反歧視的境界。如今我根本不知道我的朋友同學們來自什麼省籍,或是我知道了、卻對於我如何對待他們毫無關係(猶如我不知道),自然我也無法在省籍上對誰有著差別待遇或歧視。我很喜歡的一部美國喜劇"Community",裡頭的院長自稱是"地球上最沒有種族歧視的人",他在設計學校吉祥物時,不願意在那個人上頭給出任何膚色或特徵,因為他認為萬一他畫出了某個種族的特徵,那就是對他們有所偏頗,到最後他給出了一個這樣的吉祥物:

他將這個吉祥物取名為"Human Begin",他的確沒有任何一個種族的特徵,但這也根本不再是一個人。而他也被主角吐槽,因為如此在意種族之間差異而刻意為之的行為,才是真正最種族歧視的。院長有平權意識,但無法達到真正的反歧視,因為真正的反歧視與平等對待,來自「盲」。

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我認為要達到法律上的平等,實質上就是政府要對於這些特徵「盲」,以種族\族群而言,台灣政府現行的非盲狀態只在於對於原住民的優惠措施,而這種Affirmative Action實質上,是要矯正政府在過去對於歧視原住民所造成的錯誤所行的補償,在一定的範圍內並不屬於歧視或非平等。而各個宗教、黨派、階級的國民都要盡一樣的義務、得到相同的權利,實質已經平等。

在男女方面,過去漢人社會的性別歧視,對於女性造成的傷害甚大。所以現在政府也有些許的Affirmative Action去維護女性的參政權。但政府在男女方面,仍然是無法達到「性別盲」(Gender-blind)的境界,因為男女只要收入相同,要繳的稅都是一樣,考公職考試時,也都是各憑本事,但是男性有兵役的義務,女性卻沒有,而這樣的差別也並不是要矯正女性過去因為政府歧視造成的不利益。

(那麼我也有個夢,我希望未來的台灣人都能活在一個,不因他們伴侶性別而被評判的社會。)

一個「性別盲」的政府,才是能真正達到性別平等且去除歧視的政府。我希望政府看到的不是「男人」與「女人」,而只是一個個克盡義務的公民,這並不是什麼空中樓閣,澳洲、西班牙、阿根廷已經開放讓人民可以自由將身分證上的性別登記為「未指定」,德國今年甚至可以免填新生兒的性別。這都有助於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形成,因為政府「根本不知道」,自然也無從歧視起。

所以我認為,以性別平等為基礎,在結婚這檔事情上,政府依然應該要處在「性別盲」的狀態--我想要結婚,我找了一個人願意與我共結連理、生死與共,政府不能/不會看見我們的性別,而作為他是否能與我結婚的判準。這也是此次同性婚姻的修法重點,它不是另造了一個「同性婚姻」的法案,也不是另外設計了一套「和婚姻一樣只是不是婚姻的系統」專給同性伴侶使用,因為政府根本不該知道誰是異性伴侶、誰是同性伴侶,所以法案是一體適用的將「男女」改為「雙方」,旨在相同的待遇、不分性別。

基於這樣的原因,基於一個期望「盲」的願景,我支持同性婚姻。



11.07.2013

買下兩門巨砲只要199

0 Comments



這兩天講了一堆意見,其實我也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成為同性婚姻的支持者。在政策討論上我向來不喜歡人權或者權利式的討論,比方說「締結婚姻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所以就指稱不讓少數性取向的族群依他們的意思與他人結婚是一種歧視,因為什麼是基本的權利,除了寫在人權兩公約裡面那些可以算是人類普同的意見之外,幾乎沒有定論,在法國寬頻上網是基本權利,在美國持槍自衛是基本權利,在台灣,要喊這些東西是人民應得的,不給就是欺凌壓榨——缺乏說服力而也難以獲得聽眾。

在討論政策的時候,我很喜歡說「一個人人都會受惠、沒人有意見的政策,根本就不會存在在檯面上,因為這麼爽的東西一定馬上就通過了,哪還等到這時候。」但是同性戀婚姻法案,卻很接近這種情況。想結婚的人會因此受惠,而不想結婚的人當然也不受影響,會感到不悅的也就是那些保守派或宗教人士,一想到他們兩個大男人居然在那邊滾床單就會恨得牙癢癢的。這樣聽起來好像不是人人都開心,但何時政策的制定還要考慮到少數人純粹只是心情不好而已了?如果還要考慮這些純憤怒而無受到權利侵害的人士,人們結了婚不能離婚、豬肉牛肉好像也都不太能吃、連女人能不能開車上街都要考慮一下極少數穆斯林的看法了。

當然,這樣的說法稍嫌武斷,心情就構築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啊,一想到有人會因為王建民跟郭泓志玩親親(sorry)就快要吐血三升而亡,我再怎麼troll心裡也是會覺得不好過。但最難搞的就是,如果Hebe跟Ella不能結婚感到很痛苦(這次只要sorry一半?),而王建煊看到她們結婚的話也會很痛苦,兩者的痛苦總有一個是要發生的,這該怎麼是好呢?難道我會說正妹是對的就讓她們結婚嗎當然不會啦

所以作為一名經濟學家(自稱),我自然要用稍微有學問一點的角度,嘗試來解決這群憤怒的葡萄們的心情、在政策討論中如何納入的問題。首先,開放任何想要結婚的人都可以去結婚,然後成立一個結婚證書的拍賣平台,以及一個讓群眾集資的平台。這兩者在實際上都是可行的,前者不講、後者類似PayPal募款或是群眾募資的機制也早已行之多年。

假設馬英九跟蔡英文去結婚了,一想到小英跟小英在檯面上脣槍舌戰,回到家兩個人也在脣槍舌戰,不要說是藍綠基本教義派的民眾,連我都快崩潰了。這時就出現了困境,你不讓英英結婚他們很哭哭,但他們結了婚我也不舒服。此時,看英英戀不開心的民眾就可以上募資平台,我可能願意花15塊阻止他們兩個在一起而不是把薯條的盒子加大,有三萬個人比我還要崩崩的話,這個平台輕易的就可以募到上百萬的資金阻止英英婚,這時候就輪到英英考慮了「欸如果我們別結婚了可以賺兩百萬你說好不好?」而這正是一個完美的度量,測量如果不讓他們結婚到底是有多痛苦的方法。

如果他們的愛就像核四的圍阻牆一樣堅忍不拔,那麼一定有很高的價值,不讓他們結婚想必造成了這世界少了許多快樂,他們絕對不會因為兩百萬就把結婚證書賣掉還簽下毒誓「絕不再婚否則變同性戀」,而既然群眾募不到願意讓他們放棄的價值,自然他們的憤怒也比不上英英的愛愛能量,自然該閉嘴的就是他們。相反的,如果50塊就可以讓英九放棄英文,為了我的怒氣不給他們結婚也只是剛好而已。

有了兩個交易平台,不要說是看同性戀婚姻不爽了,就連你覺得隔壁鄰居兩個人長太醜以後生下來小孩簡直是拉低台灣容姿水準的憤怒也有機會得到抒發,教會想買幾張同性戀結婚證書就買幾張,買盡了證書活在一個沒有同性戀結婚的島嶼上,每天都能睡個好覺對吧。


--
這是今年甫過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nald Coase所提出定理的一則運用,他提到只要將財產權確定並無交易成本,污染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在這裡財產權就是結婚的權利,污染就是英英喇雞我崩崩,交易成本則由募資平台壓低幾乎為零。我不確定Coase在同性戀婚姻上的看法如何,但我想如果能在混沌的價值討論裡面讓真正的寶貴事物能夠保留下來,他也一定會感到驕傲。

8.24.2013

三周

0 Comments

服役到現在也好幾個禮拜了,
前兩周在成功嶺,很不能習慣隨時都有人朝著我鬼叫的世界,
雖然因為負責洗碗有了相當多的空閒時間可以閒聊,
但整體來說,成功嶺的生活還是緊湊的。

*關於緊湊
我向來時很喜歡把時間表好好安排起來然後照做,
但這三周的生活讓我想起了國高中時代那種無謂的安排,
一堂又一堂只令人想睡覺的課程,
已經設計好的起床、吃飯、就寢時間都讓我感到無比的無力感。

在中興新村這邊的生活比起成功嶺相當自由,
休息時間多,也不加以干涉,更聽不到我最討厭的大小聲,
而因為這樣,沒事做的放空時間也大量增加了。
在成功嶺,所有人都是一起撐過來的夥伴,
但是在這裡,大家都是要爭取成績的競爭對手,
不同的空氣讓對話的內容也莫名的多了層隔閡,
好像總是有什麼計算、好像總是有什麼心機在裡頭......。

所以就變成了像是孤單一人,
最終要面對的還是只有自己。

*關於自己
壓力大的時候哭點就低了,
在成功嶺的時候為了別人的事情流了一次淚,
而在中興新村卻在電話講到一半的時候、為了自己而流了淚。

左想右想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堅強,
負面思考加上遍歷所有可能性的習慣老師困擾著自己,
一點點不愉快的可能性就足夠讓我輾轉難眠,
難以放下與怡文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更是煎熬。

回到台北車站的人群中,
突然覺得空氣回到了大一下的那段時間,
回顧起來那應該是我人生的黑暗時期吧,
在學校毫無建樹、而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追尋的目標,
有了課也不去上,成日就是渾渾噩噩的過去了,
那個時候的我,似乎難以與自己相處,
只覺得空虛、寂寞、無聊。

我想我害怕的就是回到那樣的空氣裡面,
我知道我有想要努力的目標、想要擁抱的人們、想要完成的夢想,
而如果這一切都可能因為自己的脆弱被我自己給擊垮,
那我到底在幹什麼?
這大概是我流淚的理由,而我不能變回那樣的自己,
因為我有目標、有你、夢想。

*關於夢想
昨天有一堂課完全就是無謂的泛泛之談,
不過最後拿了張表格出來,
要我們寫上自己的五個夢想、五個要達成的目標以及預計時間,
還有五件想在服役期間學會的事。
我唰唰地很快就把所有格子給填上了,
我想要成為優秀的Data Scientist、我想要和怡文子寧一起的快樂家庭,
我想要對這個社會上發生的事情繼續保持關注和熱情、
我想要打倒這個亂七八糟的政府與結構。

雖然有些夢想看起來實在不是什麼容易達成的事情,
但想要本身就會產生動力,
動力就會帶領著我們去完成些什麼。
我害怕的是自己對於想要的事物因為環境而感到無力,
無力造成自己無法好好的利用動力去完成自己想要的自己。

寫完了自然是東張西望,但左看右看,
多的人連三個格子都填不起來,
填上了也只是「找到好工作」這樣的內容。
過去的台灣人身陷在貧窮之中,
夢想大概只要變得富有就足夠產生理由去打拼;
而已經相對富有的我們,是否確變得悵然若失?
變得有錢了、社會進步了和平了,
然後就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了。

我們是缺乏夢想的世代嗎?
我不知道,回想上了大學不久的自己也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少了被規畫好的讀書內容跟大考小考,
勇者少了那個要去打倒的魔王之後,
他還是勇者嗎?他接下來要做些什麼好?

我是幸運的,對於研究的一點小小熱情,
驅策了我去考研究所,而在研究所的過程中,
這份熱情被好老師們持續的保持著,
而被雇為研究助理,更讓我有機會理解到Data Scienist這個可能性的存在,
於是我有了一個想要去達成的自己。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遇見了你,
所以我有了想要保護的人,
這一年我們都要變成更好的自己,
而我知道在十個月之後的未來,
我們都等著那個更好的彼此。

*關於彼此
我愛你。